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慧昭法師:《佛遺教經 》(2011/03/06)
by 趙永祥 2021-02-26 01:18:30, 回應(1), 人氣(921)


南台別院佛學講座 慧昭法師講《佛遺教經 》

【人間社記者平曜 台南報導】日期: 2011-03-06
釋迦牟尼佛將入涅槃時,於娑羅雙樹間,為弟子們做最後的說法,當時佛陀為弟子說了什麼法?由佛光山南台別院指導、國際佛光會南一分會主辦、南二分會協辦的佛學講座,3月6日晚上在南台別院國際會議廳舉辦,禮請佛光山禪淨法堂堂主慧昭法師主講《佛遺教經》,有八關齋戒戒子160位及信眾200餘人與會聆聽法要。
  
  慧昭法師為大眾解說《佛遺教經》重點在戒定慧三學,佛陀在經中開示持戒的重要性,「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戒),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於此。」戒可以止惡行善,達到身心清淨,為佛法宗要。戒是從克制自己私慾中,達到世間和樂善生的德性,也就是不侵犯人。
  
  為何要持戒呢?慧昭法師表示,持戒是以己度他情,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佛經中稱為「自通之法。」持戒功德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持淨戒能有善法,戒是第一安穩功德住處。
  
  制五根制心,讓我們看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不要讓他們向外攀緣,《大智度論》云:「五欲如逆風舉火把,風吹焚自身。」慧昭法師依序講解節食、戒睡眠、戒瞋忿、戒驕慢、戒諂曲、少欲、知足等內容。
  
  關於瞋,大乘行者更要謹慎,小瞋即生氣,大瞋就是憤怒,即不滿境界而引起的惡意,這是非常嚴重的過失。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佛遺教經》也說:「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寒山子也說:「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慧昭法師特別強調,大乘修行中,瞋恨過失很嚴重,會妨礙修菩薩行。
  
  慧昭法師以輕鬆幽默的小故事穿插說明,並以佛教偈語教唱,加深大家對《佛遺教經》修行印象,與會大眾法喜充滿,以熱烈掌聲感恩慧昭法師精闢講座 。
  
回應(1)

關於瞋,大乘行者更要謹慎,小瞋即生氣,大瞋就是憤怒,即不滿境界而引起的惡意,
這是非常嚴重的過失。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

《佛遺教經》也說:
「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