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慧倫法師講授:六祖壇經-2 般若與佛法聞思修之關係(第二般若品)
by 趙永祥 2021-09-01 08:01:51, 回應(1), 人氣(844)


    六祖壇經第二般若品


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講授:

六祖壇經-2 般若與佛法聞思修之關係(第二般若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4YHWTqWzNM



日期:2021年6月13日



人間佛學院




回應(1)




禪是甚麼?

禪是我們的本心自性,禪就是佛性。《六祖法寶壇經》是一部闡述人人真心本性的重要經典,它指出我們真正的生命。

六祖惠能偈語: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惠能大師又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可見參禪求道重在覺悟真心本性。 

禪,是內在生命之學,是向自己的內心去探求,去開發。慧倫法師提醒眾人,禪是超越對待的。迷悟之間不是禪,迷悟之外才有禪。

慧倫法師詳述禪心世界發現的過程:
一、由「見山是山」,主客不分-從眾生自性迷的狀態,開始識自本心,開始發現內心世界,進入內學、內明的世界。

二、到「見山不是山」,主客分離-以內心世界為基礎,進入觀心的修持,直到心境分離,心境同時俱在。

三、回到「見山又是山」,回到內心認識的主體-起心外照、攝心內證,隨時問自己的心還在嗎?「心要能隨時回得來、要有地方回來。」慧倫法師強調「人間生活禪」生活中最重要的兩件事。

慧倫法師並引用星雲大師所說,禪有兩種,一種是祇管打坐,一種是千變萬化。禪是悟的,不是學的;也不是從知識上去理解的,必須從生活中去修行、體驗。禪要「不分別」,但「不分別」並不是要我們完全沒有是非好壞的觀念,而是要我們用無分別心,用平等的觀念來看待世間的差別對待。修行不是逃避世間,而是在世間的五欲六塵裡,不被五欲六塵左右,因為在生死塵勞裡,才有真如涅槃可證。

慧倫法師總結「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是六祖慧能大師《壇經》的主要宗旨。所謂無相,就是處一切相而離一切相;所謂無念,就是雖念而不執著於念;所謂無住,就是我人的本來自性。學佛之人的般若修行,就是保持清明的心性,不起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