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清靜經》
by 趙永祥 2022-02-09 05:40:17, 回應(1), 人氣(666)

《清靜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8]。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9],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

既驚其神,即著萬物。

既著萬物,即生貪求。

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1222095036/http://www.lixin.com.tw/religion01/religion01A/religion01A_10/0476.htm





回應(1)


八‧從宗教心理學的角度解讀《清靜經》

 ──清靜二字,要在方寸虛明,獨露真體

 

            ‧羅涼萍‧

         在宗教信仰上,心理的作用是形成宗教信仰的重要

       原因之一。經由心理上對宗教的認知,才能使人產生虔

       誠信仰。本文擬從宗教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個體生命透

       過《清靜經》獲得清靜的心理歷程。

 

本經旨在揭櫫吾人如何剝落心、形、物的牽制羈絆,找回原本清靜靈明的天性。底下僅依此分別說明其心理歷程: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就《莊子》的心齋而言,人心原本是清靜無染的,

       然受各種慾望蒙蔽之後,即無法清靜。在宗教心理、宗

       教經驗中,虛明的覺心、悟心,本一塵不染,因此吾人

       原本就存在的道心亦無一毫人慾存在。明乎此,心外求

       心,萬般作用盡是狂圖。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當吾人返回原本清靜的道心之後,吾人的認知將不

       再被外在的形體牽制。因一切形體都是短暫的現象,處

       於變化、非常的狀態,吾人肉眼所看到的形體並非永遠

       都如此,它總有一天會毀壞消滅。因此當吾人以道心觀

       照形體時,當下即能覺知並非真有其固定的形體,是以

       心思活動即不致被現有的形體所桎梏。所謂「此物與彼

       物道通為一」即是此意。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人由於受到視覺上的限制,總將肉眼所看到的認為

       就是物體的形相。其實萬物是變化多端的,當吾人仰望

       天空的一抹雲彩時,一開始它像一隻可愛的動物,但幾

       秒鐘之後可能就不見了。而當吾人睜開眼睛時,雖能注

       視一個物體,然闔上眼睛時,物體亦隨即消失。因此,

       吾人若不蔽於視覺上的限制,復歸虛明道心,則能達到

       無物、物無的清靜之境。

 

         以道心內觀,而達無心、心無的清靜之境;以道心

       外觀,而達無形、形無的清靜之境;以道心遠觀,而達

       無物、物無的清靜之境。因此《清靜經》對心理的作用

       ,在於告訴吾人若能去除人心的各種慾望,則能達到內

       心真正的清靜。人心昏昏而道心昭昭,頓悟道心,當下

       即是清靜。

九‧從宗教社會學的角度解讀《清靜經》

 

            ‧黃坤農‧

         《清靜經》杜光庭註本的內容,近於盛唐時期「重

       玄派」的思想,其理論和佛教的「空義」有相當程度的

       關聯,在文化融合的必然趨勢下,此經曾受佛教空義影

       響,再加以轉化,成為重玄派晚期的重要經典。又因其

       言簡意賅,字數少,所以較諸大部頭經典傳佈的階層更

       廣、人數更多,更能深入社會,和佛教的《般若心經》

       有異曲同工之妙。

 

         就此經的意旨而論,它提出「清靜」之說為悟道者

       的指導原則,在太平時期很切合人心的向背。因此和上

       清、靈寶、正一諸派以實用為目的的存思、齋儀、符籙

       等諸教法顯著不同,具有社會的必然性。但總體而言,

       偏向於心性的鍛鍊。

 

         此經既作為「重玄派」信仰的重要經典,則其中的

       宗教意識必會隨著信仰進入信徒的生活,成為其生活準

       則,進而強化信徒間的同一感,整合信徒。而後隨著教

       派的擴張、信徒的增加,這樣的宗教意識也會擴大成為

       普遍性的社會意識,整合層面當然也隨之擴大。

 

         本經中亦提出男女、天地、上士下士、上德下德等

       二元的觀念。類此二元對立的辯證方式,雖是其論證清

       靜的方法,但也可看出重玄派信仰者的倫理觀。其中由

       「爭」與「德」的因素來界定上士∕下士、上德∕下德

       二種層次;間接的以「不爭」的清靜觀作為人格的完美

       典型,進而削減了社會改革的力量。另外也重申「男清

       女濁、男動女靜」的觀念,這對以男性為主的社會具有

       穩定作用。所以,《清靜經》中的宗教意識能增進社會

       結構的穩定性,達到某種社會控制的功能。

 

         本經也為信徒提供心理調節的功能。藉由一個能「

       運行日月」、「長養萬物」的「道」,使信徒相信解救

       的可能;再由「得悟道者,常清靜矣」提供一個成道的

       方法,經由「常清靜」的心理狀態使人可以去除妄心、

       貪求、煩惱而脫離生死苦海。因著信仰「道」而達到一

       種內在需求的滿足。

 

         此外,本經尚具有陶冶情操的功能。因為,能了悟

       此經「清靜」之義者,不但能悟道,成就自我的完美生

       命,還具有普化眾生、傳佈聖道的能力。由於此經標舉

       這樣的功能,故而成為一種內在吸引力,引導社會大眾

       閱讀本經,接受「清靜」思想,達到陶冶情操的功能。

         由於《清靜經》的思想能滿足人們的內在心理需求

       ,達到陶冶情操的功能,自然能吸引信徒。當信眾增加

       、組織擴大之後,這種內化的宗教意識便會外化成為行

       為規範,加強一種靜態的清靜人生觀,而這樣的社會意

       識因著信徒間的整合作用,可以達到某種社會控制的功

       能,促進了社會的和諧和社會結構的穩定。

 

十‧從道教美學的角度解悟《清靜經》

 

             ──道之美,非無常,非不常,而在真常

 

            ‧黃進仕‧

         道,看似無形,實存於天地雲篆玉石變化之常形美

       ;道,聞似無情,實察於日月晨昏陰晴圓缺運行之常情

       美;道,聽似無名,實立於男女乾坤陰陽調和之常名美

       。因此道教美學所強調的是一種不含人為造作的自然純

       淨之美。

 

         觀乎《清靜經》所展現的意象世界實為天地日月萬

       物運行變化之美,雖然變化是無常,但規律卻是真常;

       其次,道所衍生的清濁動靜,從美學角度看來,有著一

       種二元互補對稱的平衡之美,其中所展現的太極陰陽二

       元互為基源;降本流末實為清靜本體,所存在的無染、

       純淨之美。因此在體悟道之真常與清靜之美後,自然神

       清心靜,六慾不生,三屍自滅,達到心靈解脫的常清靜

       境界。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得,亦非常道;聖道之能悟

       ,有如太陽之光,可藉外物感覺其形,卻抓不住其光形

       。因此,道似有,實為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正如

       被山嵐圍繞的山頭,顯現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

       就是山的秘奧美景。從空間透視的角度來看,內觀不見

       其心、外觀不見其形、遠觀不見其物,看似虛無飄渺,

       實則常在;看似風雨雲湧,實則清靜純淨;看似有形之

       立體時空,實為虛谷無無之空。道之體,根源有、空、

       無、無無、常寂、不欲、真靜,直求常清靜純淨之美;

       道之用,有如明礬一般,放入心慾動濁之水中,自有遣

       慾澄心之用、神清心靜之效,如此一來,妄心即無,其

       神不驚,萬物不著,貪求不生,煩惱不起,身心不苦,

       不遭濁辱,昇離苦海,永得真道矣!

 

         清靜與濁妄有如海中之氣泡。心清靜則小氣泡凝聚

       成大氣泡,浮力上昇,得以早日渡脫苦海。反之,若心

       濁妄則大氣泡分散為小氣泡,受外力束縛,浮力消失,

       則身心永沉苦海,不得真道。因此心靈的解脫之法,乃

       在得悟清靜之理,認清真常之道,此道理自然可得,不

       須造作。是故上士、上德之所以勝過下士、下德,其差

       異乃在於上士之不爭與上德之不德,充分顯現出一種不

       執著的藝術,透過語言的描述,更容易使人體悟真常與

       清靜之美,真常與清靜正是生命靈光所敞亮的解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