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如何提前做好退休前的理財規劃
by 趙永祥 2022-02-19 20:05:59, 回應(0), 人氣(296)

如何提前做好退休前的理財規劃


「退休」的意義是:「可以正式從工作職場功成身退,重新開展另一段嶄新且豐富的人生旅程,過自己想過的日子」。這一段旅程,應該充滿著全新的體驗,可以擴大興趣、結交新朋友、充實自我,並築夢踏實。隨心所欲的退休生活是人人稱羨的,如何為自己的後半人生做一完整的規劃,已成為現代人必修的課程。


  隨著生化與醫療科技的日益進步,一場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的現象將徹底顛覆我們千年以襲的生活型態,那就是「長命百歲」不再是遙不可及!決定此旅程終點是否圓滿的思維也應隨時調整,以確保「長命百歲」是生命燦爛美好的終結,讓自己快快樂樂、灑脫地走向另一旅程。


  亞洲擁有全球的六成人口,且預期人們壽命會越來越長,目前全球經濟正處於「平庸」階段,薪資成長有限但物價卻持續上漲,一旦人口老化速度加快,所面臨的退休問題將比其他區域更為嚴重,因此更需要及早規劃防範。台灣人口老化、少子化的發展趨勢相當明顯,為日後退休保障,退休後「資產配置」與「身心狀況」將逐漸成為各界討論的重心。


  20154年行政院主計總處首次公布「中高齡工作歷程調查」,發現45-64歲中高齡,規劃退休後財源以「本人跟配偶退休金」占近1/3最多,僅8%打算靠「子女奉養」,高達83%受訪民眾擔憂退休前存不到足夠退休金,顯見財務焦慮已成台灣民眾心頭上的最大壓力。大部份人們非常擔憂退休前無法存到足夠財富、財富增值太慢,也擔心隨著年齡增加,未來可能需要醫療費、父母與晚輩的照顧,以及自己與配偶健康問題等。為確保退休後的生活,銀髮族可透過「保障」、「資產配置」與「投資自己」3個層面,來規劃日後退休生活,茲分述如下:


一、 保障:
  保障退休生活衣食無慮,可考量兼具保障及儲蓄商品,「保險」就具備此種功能。老年醫療需求增加,退休前應檢視醫療保障是否足夠?自己成為被照護者前,可先準備好基本的「醫療險」,若行有餘力,最好為家人和自己添加「長期看護險」。目前各商業壽險公司幾乎都有「長看險」商品,完整守護國人「老、癱、病、殘」各種風險。


  要打造黃金樂退生活,要過得有尊嚴,一定要有足夠資金,在保險配置上,還可利用「養老儲蓄險」、「年金險」等,這些都是得以讓退休財務更穩健的保險商品。目前政府10年長照計畫中,雖有提供喘息服務與經濟援助,但無法完全填補照護者經濟缺口,退休前須先衡量自身保障及經濟,先行準備,讓自己老年生活有靠山。


二、 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必須依據投資環境及自身需求,來靈活調整。在年輕、景氣好的時候,投資獲利的機會高,「基金」、「股票」等風險性資產比重可以多一點,但大環境不佳的時候,薪資所得成長有限,少刷卡,用現金(只帶預算內的金額出門),養成「量入為出」習慣,最後多出來的錢,即可用以投資,累積退休金。若資金運用不當,入不敷出,當不成「享老銀髮族」,反而成為「艱困苦老族」時,那才是人生最大悲哀!有了基本保障後,若仍有資金,可考慮穩健型理財工具,銀髮族不要過度強調投資,一心想賺取價差,最好採取較為平穩的「資產配置」方式,畢竟「保本」才是最重要。茲分析下列常見理財工具,供銀髮族參考:

1.定存

  退休後盡量選擇固定收益型、風險低商品來投資,「定存」最能保障本金、但利率水準偏低,甚至通貨膨脹率有可能高過定存利率,形成「負利率」時代,但面對不確定的風險,基本保障是必要的。應考慮將資產以一定比重存入定存,用以確保最基本的退休生活。

2.房地產
  房地產是保本的投資,過去在「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下,歷經景氣循環、金融海嘯,房價變動不大。房子原本是人類的「居住需求」,但現代人已經將房子視為「地位」與「財富」的象徵,使得許多人紛紛開始投資房地產,不過投資房地產要有眼光,否則資金可能有被卡住的風險。年輕辛苦購置的房子就是自己的房子,沒必要留給子孫。台灣「以房養老」的制度日受重視,是因為幾年前在國內發生了多起獨居老人,雖然擁有許多房子,但卻因為不符合社會救助的資格而活活餓死在家中,「窮得只剩下房子」。
  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再發生,內政部與金管會已積極鼓勵「以房養老」制度。目前各銀行推出「以房養老」,結合房貸、年金保險及信託的「安老快活」退休規劃,如2,000萬房子可保證25年,每月月領3萬生活費,用以保障退休生活固定現金流量,值得有房地產之銀髮族參考。

3.信託
  信託的好處之一就是信託財產具有獨立性,即信託財產獨立於委託人及受託人的自有財產之外,而不會成為委託人或受託人的債權人求償之標的。這是信託移轉與其他型態之財產權移轉最大的差別,另依法信託財產原則上不會受到債權人強制執行,故信託財產將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人生在世難免生老病死,當年事已高、體能漸衰或發生不幸意外遭逢巨變,但其他親人或子女年幼還需要照顧時,透過信託可以達到長期照顧的功能,即可預作規劃。透過信託機制,即使委託人已不在人世,受託人仍會依照信託契約,為委託人想要照顧的對象(受益人)管理或運用信託財產,例如「保險金信託」,常被運用來保障年幼子女。

  信託因具有規劃未來的特質,也常被用於退休制度。高齡委託人可能因失智失能而降低或喪失思考判斷能力,信託契約可安排子女、信賴的親友或社福團體擔任「信託監察人」,並由銀行擔任「受託人」。信託契約內容變更或提前終止等重大情形發生時,需經信託監察人同意,由信託監察人與銀行共同為信託財產把關,可確保退休金或照護金專款專用。

4.債券
  當發行人透過發行有價證券,直接或間接地向投資大眾籌措建設經費或營運所需資金,這種具有流通性的有價證券係表彰債權之借款憑證,稱為債券。債券是收取「固定債息」,屬於安穩但報酬率不高的投資,手上握有大筆資金的人在做退休規劃時,債券投資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投資工具。

5.股票
  短期投資過程中,股價波動,低買高賣獲利賺價差,但對於銀髮族而言,股票投資風險與複雜度較高,且影響股價變數太多,資訊掌握不易,銀髮族不可將資金完全投入股市,但對經營穩定、獲利佳與配息高的績優股,則可考慮長期持有。

6.衍生性金融商品
  衍生性金融商品包括:期貨、選擇權、認購權證、遠期契約、交換等,由於衍生性金融商品雖具有高風險高報酬特性,但資訊透明度相對較低,因此不適合運用在退休規劃。

7.結構性商品
  指運用各種財務工程,結合股價、股價指數、利率、匯率等金融產品於特定現金資產上,因結構型商品的風險報酬屬性特殊,除非瞭解想投資的商品屬性,否則不可將結構型商品納入退休理財規劃中。

8.指數股票型基金(ETF)
  指數股票型基金兼具「股票」與「基金」特性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目前已經受到投資大眾喜愛。但是投資ETF之前,仍應分析欲投資之ETF產業未來發展趨勢與國際經貿變化,否則了解不清、人云亦云即投資,恐嚐失利苦果。


三、 投資自己

(一) 休閒旅遊
  銀髮族更應注意自己身體的保養,安排適當休閒旅遊,除可健身外,更可促進觀光業發展。當然經濟花費亦應重視,可運用政府旅遊資源,降低費用,如搭乘「台灣好行」、「台灣觀巴」、「敬老公車」等,更能玩得盡興。
  一般銀髮族旅遊動機往往含身心放鬆、健康學習、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功能,如果藉由旅遊來增加人際互動並促進身心健康,相信退休生活也能跟以往一樣多彩多姿。身體健康,日子過得快樂,不用子女操心、更遠離病痛,減少醫藥費開銷,這也是一種另類儲蓄。

(二) 自我學習
  銀髮族渴望再次學習、自我成長,彌補年輕時未完成的學業與好學的心,目前許多社團與學校有開設卡拉OK教唱、電腦、繪畫、書法等相關課程,讓銀髮族能夠有「終生學習」的機會。以往大家認為65歲已邁入老年,但近年年長者健康度提升,平均壽命延長,退休不代表年老,許多人希望延續社會價值,在學習中找到自我、延緩老化,可參與「樂齡大學」各項活動,只要抱持積極態度,銀髮族就能在輕鬆學習中享受充實幸福人生。

  辛苦工作數十年後,應有個快樂的退休生活。長壽並非不幸,而是希望打造一個更幸福的生活,為了自己,健康愉快的活下去。但生活總要開銷,「有錢好辦事,永遠不嫌多」,人生到老,錢還是蠻重要,建議銀髮族朋友,應謹慎理財,重視「保本」、「資產配置」與「投資自己」,快樂地「吃、喝、玩、樂」過日子。

  簡而言之,退休財務規劃得靠自己!同時設定正確的目標、採取有效的行動、選擇理想的投資工具,為日後悠然自在的退休生活預做準備,這才是退休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