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人間佛教的藍圖(上) 一 倫理觀(居家之道)
by 趙永祥 2022-02-20 13:59:08, 回應(0), 人氣(409)



               人間佛教的藍圖(上)

一、倫理觀(居家之道)


倫理是融洽人際關係的重要一環,一個家庭裡,即使親如父母、兄弟、姊妹、伯叔、夫妻、妯娌等眷屬,也要靠長幼有序、尊卑有別、上慈下愛的倫理關係來維繫,才能保障彼此之間的秩序與家庭的和諧。過去政府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中,特別提倡科學(science)、民主(democracy)、倫理(ethics),可見倫理在中華文化當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份量。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由於長期以來一直以寺院的出家僧侶為主,致使一般人以為佛教只重出世思想,忽略對居家生活的關心。其實佛教是僧信四眾所共有,也重視家庭倫理,例如《無量壽經》告訴我們:

家人眷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

對於資生日用要「有無相通,無得貪惜」;

甚至平日相處要「言色常和,莫相違戾」。

從這些話就可以看出,佛陀的教化實在是深具人間的性格與生活的力用。

 

家庭是每個人的生活重心,孝順則是人倫之始,是倫理道德實踐的根本,所以在家庭的人倫眷屬關係當中,佛教首重孝道的提倡。佛教認為,孝順父母,報答親恩,這是上報「四重恩」之一;反之,弒父弒母,則是不通懺悔的「五逆大罪」。《觀無量壽經》更將孝順父母列為往生淨土的重要資糧。

 

過去儒家主張:生養死葬、晨昏定省、和顏悅色、恭敬柔順,此乃人子孝親之道;佛教也說「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五分律》),又說「供養於父母,及家之尊長,柔和恭遜辭,離麤言兩舌」(《雜阿含經》)。但是,佛教更進一步認為:「非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導向正法,便為供二親。」(《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

蓮池大師把孝順分為三等:

「生養死葬」,只是小孝;

「榮親耀祖」,是乃中孝;

「導親脫苦」,才是大孝。

因此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及《父母恩重難報經》中一致說道:

能開化其親,才是真實報父母恩;也就是說,父母若無信,則使起信心,獲安隱處;父母若無戒,使住於禁戒;父母性慳吝,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父母若無智慧,則使開智慧,為子能如是,始足報親德。

 

佛教的孝親思想超越一般世俗的小孝,但是過去一般人總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以此來批評僧侶披剃捨俗,割愛辭親,是為大不孝。其實翻開佛教的經典,從佛陀「為父擔棺」(《佛說淨飯王般涅槃經》)、「為母說法」(《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不但克盡人子之道,成為孝親的典範,甚至在《賢愚經》及《睒子經》都說,佛陀是因仁孝故,成三界之尊。

 

此外,目犍連尊者救母於幽冥之苦(《盂蘭盆經》);

舍利弗入滅前,特地返回故鄉,向母辭別,以報親恩(《賢愚經》);

明朝蕅益大師四度割臂,為病危的母親求壽(《蕅益大師傳》);

民國的虛雲和尚,三年朝禮五台山,以報父母深恩(《虛雲和尚年譜》)。

乃至道明織蒲供母、師備悟道報父、道丕誠感父骨、宗頤念佛度母(《緇門崇行錄》)等等,都說明出家人雖然在人倫關係上有了不同的內容,但並未放棄孝養父母的人子之道,因此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感人事蹟。

例如

惠心沙彌之母,勉其用功道業,不以皇帝賞賜為榮,不以母親一人為念;

洞山良价以〈辭北堂書〉表明志在求道的決心,其母雖然「日夜常灑悲淚」,仍抑制愛子之情,回書勉勵其修道證果,尤其感人肺腑。

 

佛教對孝道的提倡,不但把「孝順父母」與「供養沙門、尊重梵行」,同樣列為「人法」(《摩訶僧祇律》),尤其《心地觀經》更說:

「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如是報父母恩。」

甚至《父母恩重難報經》認為:

「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足見佛教對孝道的重視。

 

在一般社會上,在家人有在家人的人倫關係;佛門裡,僧團也有師徒與師兄弟的關係。

《四分律》說:

「和尚看弟子,當如兒意看;弟子看和尚,當如父意。展轉相敬,重相瞻視,如是正法便得久住。」

《太平御覽》云:

「師者,發蒙之基,學者有師,亦如樹之有根也。」

《忠心經》云:「道成乃知師恩。」

佛教裡,師徒之間的情誼有時更甚於世間的親情,如

晉朝曇印罹病危篤,弟子法曠七日七夜為其虔誠禮懺(《西天目祖山志》);

元朝印簡遇兵難,猶一如平常事奉其師中觀沼公,深受元兵敬重(《佛祖歷代通載》);

布毛侍者依止鳥窠禪師十六年方受點撥,了悟自家面目(《景德傳燈錄》);

宋朝懷志謹遵老師真淨克文的遺訓,堅拒住持領眾,拋名利於腦後(《五燈會元》)。

 

此外,也有的師徒之間教學相長、互為師表,例如道真長老接受作住持的徒弟之命令為客人倒茶、切水果,卻甘之如飴;如果今日社會大眾都能學習道真長老這種「老做小」的精神,必能消除許多「老少問題」與「代溝問題」。

 

世間上一切事都是靠因緣和合而存在,緣聚則有,緣滅則散,即使親如父子母女,一旦緣盡,終要分離,所以人要把握有緣時,好好相攜相助。

《心地觀經》說:

「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

堂上雙親健在,是人間最幸福的事,因此為人子女,當父母健在時就應該好好孝順,千萬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徒留遺憾。

 

孝順父母是人子之道,人而不孝,何以為人?佛經中除了處處指陳「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心地觀經》)的孝親思想之外,尤其進一步要吾人「視一切人猶如佛想,於諸眾生如父母想」(《觀普賢行法經》)。

所謂「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梵網經》),

更把眷屬的範圍擴大到一切眾生。

 

吾人薄地凡夫,不見得人人都能做到視一切眾生如父、如母,甚至如佛想,但對於家中眷屬,例如親子之間、夫妻之間、親族之間、主僕之間,甚至出世的師徒之間,至少應如《長阿含經》所說:

 

子女應以五事敬順父母:

一者 供養侍奉,無使匱乏;

二者 凡有所為,先白父母;

三者 父母所為,恭順不逆;

四者 父母正令,不敢違背;

五者 父母正業,承繼光大。

 

父母復以五事養育其子:

一者教導子女,不使為惡;

二者指示教授,趣向善處;

三者慈愛照顧,入骨徹髓;

四者妥為子女,求善婚娶;

五者正當用度,隨時供給。

 

丈夫敬妻應有五事:

一者相待以禮;

二者威嚴不媟;

三者衣食隨時;

四者莊嚴以時;

五者委付家內。

 

妻子復以五事恭敬於夫:

一者體貼敬愛;

二者家務整潔;

三者溫柔親切;

四者誠實毋欺;

五者讚歎恭維。

 

為人者,當以五事親敬親族:

一者給施;

二者善言;

三者利益;

四者同利;

五者不欺。

 

親族亦以五事親敬於人:

一者護放逸;

二者護放逸失財;

三者護恐怖者;

四者屏相教誡;

五者常相稱歎。

 

雇主應以五事對待僮使:

一者隨能使役;

二者飲食隨時;

三者賜勞隨時;

四者病與醫藥;

五者縱其休假。

 

僮使復以五事奉事其主:

一者早起;

二者為事周密;

三者不與不取;

四者作務以次;

五者稱揚主名。

 

弟子敬奉師長復有五事:

一者給侍所須;

二者禮敬供養;

三者尊重戴仰;

四者師有教敕,敬順無違;

五者從師聞法,善持不忘。

 

師長復以五事敬視弟子:

一者順法調御;

二者誨其未聞;

三者隨其所問,令善解義;

四者示其善友;

五者盡以所知,誨授不吝。

 

過去儒家有謂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今日人間佛教的居家之道,應該用智慧來處理人倫之間的感情,用佛法來淨化、美化、弘化、佛化家庭生活。

對於老中青幼等份子,彼此之間要互相愛敬、慈孝、教育、規勸,因為家人之間是一種連鎖關係,父母子女等眷屬就像鎖鏈一樣的環環相扣,絕不可分割,人人盡其在我,相敬相愛,個個身心健全,融洽和諧,家庭才有歡笑,家庭倫理也必然和樂美滿。


 本文出處

  •  
  • 星雲大師全集 人間佛教論文集(共5冊) / 
  • 人間佛教論文集4 / 
  • 004人間佛教的藍圖(上)
  •   http://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