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處世錦曩系列之117 孝順父母 報答親恩是「上報四重恩」之一
by 趙永祥 2022-02-20 16:02:19, 回應(3), 人氣(736)




處世錦曩系列之117 孝順父母,報答親恩是上報「四重恩」之一


家庭是每個人的生活重心,孝順則是人倫之始,是倫理道德實踐的根本,所以在家庭的人倫眷屬關係當中,佛教首重孝道的提倡。

佛教認為,孝順父母,報答親恩,這是上報「四重恩」之一;

反之,弒父弒母,則是不通懺悔的「五逆大罪」。

《觀無量壽經》更將孝順父母列為往生淨土的重要資糧。

 

過去儒家主張:

生養死葬、晨昏定省、和顏悅色、恭敬柔順,此乃人子孝親之道

佛教也說「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五分律》),

又說「供養於父母,及家之尊長,柔和恭遜辭,離麤言兩舌」(《雜阿含經》)。

但是,佛教更進一步認為:

「非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導向正法,便為供二親。」

(《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

蓮池大師把孝順分為三等:

「生養死葬」,只是小孝;

「榮親耀祖」,是乃中孝;

「導親脫苦」,才是大孝。

因此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及《父母恩重難報經》中一致說道:

能開化其親,才是真實報父母恩;也就是說,父母若無信,則使起信心,獲安隱處;

父母若無戒,使住於禁戒;

父母性慳吝,教令好施,勸樂教授;

父母若無智慧,則使開智慧,為子能如是,始足報親德。

 

佛教的孝親思想超越一般世俗的小孝,但是過去一般人總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以此來批評僧侶披剃捨俗,割愛辭親,是為大不孝。其實翻開佛教的經典,從佛陀「為父擔棺」(《佛說淨飯王般涅槃經》)、「為母說法」(《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不但克盡人子之道,成為孝親的典範,甚至在《賢愚經》及《睒子經》都說,佛陀是因仁孝故,成三界之尊。

 

此外,目犍連尊者救母於幽冥之苦(《盂蘭盆經》);舍利弗入滅前,特地返回故鄉,向母辭別,以報親恩(《賢愚經》);明朝蕅益大師四度割臂,為病危的母親求壽(《蕅益大師傳》);民國的虛雲和尚,三年朝禮五台山,以報父母深恩(《虛雲和尚年譜》)。乃至道明織蒲供母、師備悟道報父、道丕誠感父骨、宗頤念佛度母(《緇門崇行錄》)等等,都說明出家人雖然在人倫關係上有了不同的內容,但並未放棄孝養父母的人子之道,因此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感人事蹟。例如惠心沙彌之母,勉其用功道業,不以皇帝賞賜為榮,不以母親一人為念;洞山良价以〈辭北堂書〉表明志在求道的決心,其母雖然「日夜常灑悲淚」,仍抑制愛子之情,回書勉勵其修道證果,尤其感人肺腑。

 

佛教對孝道的提倡,不但把「孝順父母」與「供養沙門、尊重梵行」,同樣列為「人法」(《摩訶僧祇律》),尤其《心地觀經》更說:「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如是報父母恩。」甚至《父母恩重難報經》認為:「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足見佛教對孝道的重視。

 

在一般社會上,

在家人有在家人的人倫關係;

佛門裡,僧團也有師徒與師兄弟的關係。

《四分律》說:

「和尚看弟子,當如兒意看;弟子看和尚,當如父意。展轉相敬,重相瞻視,如是正法便得久住。」

《太平御覽》云:「師者,發蒙之基,學者有師,亦如樹之有根也。」

《忠心經》云:「道成乃知師恩。」

佛教裡,師徒之間的情誼有時更甚於世間的親情,如晉朝曇印罹病危篤,弟子法曠七日七夜為其虔誠禮懺(《西天目祖山志》);元朝印簡遇兵難,猶一如平常事奉其師中觀沼公,深受元兵敬重(《佛祖歷代通載》);布毛侍者依止鳥窠禪師十六年方受點撥,了悟自家面目(《景德傳燈錄》);宋朝懷志謹遵老師真淨克文的遺訓,堅拒住持領眾,拋名利於腦後(《五燈會元》)。

 

此外,也有的師徒之間教學相長、互為師表,例如道真長老接受作住持的徒弟之命令為客人倒茶、切水果,卻甘之如飴;如果今日社會大眾都能學習道真長老這種「老做小」的精神,必能消除許多「老少問題」與「代溝問題」。

 

世間上一切事都是靠因緣和合而存在,緣聚則有,緣滅則散,即使親如父子母女,一旦緣盡,終要分離,所以人要把握有緣時,好好相攜相助。

《心地觀經》說:

「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

堂上雙親健在,是人間最幸福的事,因此為人子女,當父母健在時就應該好好孝順,千萬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徒留遺憾。

 

孝順父母是人子之道,人而不孝,何以為人?佛經中除了處處指陳「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心地觀經》)的孝親思想之外,尤其進一步要吾人「視一切人猶如佛想,於諸眾生如父母想」(《觀普賢行法經》)。

所謂「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梵網經》),更把眷屬的範圍擴大到一切眾生。

 

吾人薄地凡夫,不見得人人都能做到視一切眾生如父、如母,甚至如佛想,但對於家中眷屬,例如親子之間、夫妻之間、親族之間、主僕之間,甚至出世的師徒之間,至少應如《長阿含經》所說:

 

子女應以五事敬順父母:

一者供養侍奉,無使匱乏;

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

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

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

五者父母正業,承繼光大。

 

父母復以五事養育其子:一者教導子女,不使為惡;二者指示教授,趣向善處;三者慈愛照顧,入骨徹髓;四者妥為子女,求善婚娶;五者正當用度,隨時供給。

 

丈夫敬妻應有五事:一者相待以禮;二者威嚴不媟;三者衣食隨時;四者莊嚴以時;五者委付家內。

 

妻子復以五事恭敬於夫:一者體貼敬愛;二者家務整潔;三者溫柔親切;四者誠實毋欺;五者讚歎恭維。

 

為人者,當以五事親敬親族:一者給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

 

親族亦以五事親敬於人:一者護放逸;二者護放逸失財;三者護恐怖者;四者屏相教誡;五者常相稱歎。

 

雇主應以五事對待僮使:一者隨能使役;二者飲食隨時;三者賜勞隨時;四者病與醫藥;五者縱其休假。

 

僮使復以五事奉事其主:一者早起;二者為事周密;三者不與不取;四者作務以次;五者稱揚主名。

 

弟子敬奉師長復有五事:一者給侍所須;二者禮敬供養;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師有教敕,敬順無違;五者從師聞法,善持不忘。

 

師長復以五事敬視弟子:一者順法調御;二者誨其未聞;三者隨其所問,令善解義;四者示其善友;五者盡以所知,誨授不吝。

 

過去儒家有謂「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今日人間佛教的居家之道,應該用智慧來處理人倫之間的感情,用佛法來淨化、美化、弘化、佛化家庭生活。對於老中青幼等份子,彼此之間要互相愛敬、慈孝、教育、規勸,因為家人之間是一種連鎖關係,父母子女等眷屬就像鎖鏈一樣的環環相扣,絕不可分割,人人盡其在我,相敬相愛,個個身心健全,融洽和諧,家庭才有歡笑,家庭倫理也必然和樂美滿。




【為人處事12條持守原則】

 
1,擠不進的圈子,不要硬擠,難為了別人,做賤了自己;

2,跨不過的門檻,不要硬跨,跨過了是門,跨不過就是坎;

3,做不來的事情,不要硬做,換種思路,也許會事半功倍;

4,拿不來的東西,不要硬拿,即使暫時得到,也會失去。

5,人常會站在岔道口上徘徊,只要走錯一步,就可能影響一生的前程。

6,在沒人知道自己付出的時侯,不要表白;

7,在沒人懂得自己價值的時侯,不要炫耀;

8,在沒人欣賞自己才能的時候,不要氣餒;

9,在沒人理解自己志趣的時侯,不要困惑。

10,被人理解是幸運的,不被理解也未必不幸。

11、做人低調一點,你會一次比一次穩健;

        做事高調一點,你會一次比一次優秀。

12、認識一個人靠緣分,瞭解一個人靠耐心,

        征服一個人靠智慧,和睦相處靠包容。


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

求而不得,我亦無憂。

凡事不強求,盡人事,聽天命。

盡人事,是有多大能力使多大能力,能盡多大力就盡多大力,能做怎樣的努力就去做怎樣的努力。

也許你現在的狀態並不如意,疲憊、迷茫經常毫無頭緒的襲來,但是千萬不要因此就懷疑自己,甚至自暴自棄。

人力有時盡,

有時候,人生總會遭遇難以掌控、無可奈何的事情。

這時候,不要求全與過度責備自己。

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就應該坦然接受,就是聽天命。



回應(3)

孝順父母,報答親恩是上報「四重恩」之一 (心得2)

生死學系10918312 林翔鈞

孝順父母,報答親恩,是佛教認為上報「四重恩」之一。孝順是人倫之始,也是倫理道德實踐的根本,佛教首重孝道的提倡。儒家主張:生養死葬、晨昏定省、和顏悅色、恭敬柔順,此乃人子孝親之道。佛教進一步認為:「非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導向正法,便為供二親」。蓮池大師把孝順分為三等:「生養死葬」,只是小孝;「榮親耀祖」,是乃中孝;「導親脫苦」,才是大孝。在孝親思想部分,佛教是超越一般世俗的小孝。一般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所以,僧侶割愛辭親是為大不孝。但是,佛陀克盡人子之道-「為父擔棺」、「為母說法」,確實是孝親典範。目犍連尊者救母於幽冥之苦;舍利弗入滅前為報親恩,返鄉向母親告別;明朝蕅益大師為病危的母親求壽等等例子,都說明師父們出家,看似切割了人倫關係,但事實上都未曾放棄孝養父母,因此留下不少的感人故事。我們凡人的確大都不見得都能做到視一切眾生如父或如母。但如文中所提對於家中眷屬,如親子之間、夫妻之間至少:應該作到下子女應以五事敬順父母:一者供養侍奉,無使匱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父母正業,承繼光大。

我覺得人間佛教提到應該用智慧來處理人倫之間的感情,用佛法來淨化、美化、弘化、佛化家庭生活,真的很重要。而且孝順父母,報答親恩,也是身為人子應該作的。因為家人之間是一種連鎖關係,像我們家中就有老(阿公)(爸爸及媽媽)(我和弟弟),家人之間就要像文章中所提到的互相愛敬和規勸,把我們家人眷屬間像鎖鏈的環環相扣,相敬相愛,融洽和諧,形成有歡笑與倫理的家庭。

我們家中爸爸是佛教徒,他對於阿公及阿嬤的孝順都是身體力行。我們從小就看到爸爸對阿公及阿嬤噓寒問暖,晨昏定省。阿嬤90餘高齡又沒有牙,吃東西很吃力,爸爸考量阿嬤對於外食不適,常常在工作前或中午特別返家製作阿嬤方便食用的餐點。在這個過程中,看到爸爸對於阿嬤的照顧,我們也學習到對於長輩的敬重及如何表達自己的愛心。阿嬤年紀長,常常怕冷,時不時要求我們要多加衣物,我們會很怕熱,此時,爸爸就會要求我們先將衣物穿好,以免阿嬤擔心。我也學習到不讓長輩擔心也是很重要的!年長的阿公阿嬤在家常會無聊,我假日返家就會陪伴他們,有時陪他們到公園晒太陽,阿嬤喜歡買公園路旁的農產品,我會用自己的零用錢幫他付錢,看著阿嬤跟老板介紹我是他的孫子時開心的笑容,我自己也開心極了。


孝順父母,報答親恩是上報「四重恩」之一 (心得2)

生死學系10918312 林翔鈞

孝順父母,報答親恩,是佛教認為上報「四重恩」之一。孝順是人倫之始,也是倫理道德實踐的根本,佛教首重孝道的提倡。儒家主張:生養死葬、晨昏定省、和顏悅色、恭敬柔順,此乃人子孝親之道。佛教進一步認為:「非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導向正法,便為供二親」。蓮池大師把孝順分為三等:「生養死葬」,只是小孝;「榮親耀祖」,是乃中孝;「導親脫苦」,才是大孝。在孝親思想部分,佛教是超越一般世俗的小孝。一般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所以,僧侶割愛辭親是為大不孝。但是,佛陀克盡人子之道-「為父擔棺」、「為母說法」,確實是孝親典範。目犍連尊者救母於幽冥之苦;舍利弗入滅前為報親恩,返鄉向母親告別;明朝蕅益大師為病危的母親求壽等等例子,都說明師父們出家,看似切割了人倫關係,但事實上都未曾放棄孝養父母,因此留下不少的感人故事。我們凡人的確大都不見得都能做到視一切眾生如父或如母。但如文中所提對於家中眷屬,如親子之間、夫妻之間至少:應該作到下子女應以五事敬順父母:一者供養侍奉,無使匱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父母正業,承繼光大。

我覺得人間佛教提到應該用智慧來處理人倫之間的感情,用佛法來淨化、美化、弘化、佛化家庭生活,真的很重要。而且孝順父母,報答親恩,也是身為人子應該作的。因為家人之間是一種連鎖關係,像我們家中就有老(阿公)(爸爸及媽媽)(我和弟弟)家人之間就要像文章中所提到的互相愛敬和規勸,把我們家人眷屬間像鎖鏈的環環相扣,相敬相愛,融洽和諧,形成有歡笑與倫理的家庭。

以下是我親身的生命成長故事:

我們家中爸爸是佛教徒,他對於阿公及阿嬤的孝順都是身體力行。我們從小就看到爸爸對阿公及阿嬤噓寒問暖,晨昏定省。阿嬤90餘高齡又沒有牙,吃東西很吃力,爸爸考量阿嬤對於外食不適,常常在工作前或中午特別返家製作阿嬤方便食用的餐點。在這個過程中,看到爸爸對於阿嬤的照顧,我們也學習到對於長輩的敬重及如何表達自己的愛心,也就是要學習文章所提的「孝順父母,報答親恩」。阿嬤年紀長,常常怕冷,時不時要求我們要多加衣物,我們會很怕熱,此時,爸爸就會要求我們先將衣物穿好,以免阿嬤擔心。我也學習到不讓長輩擔心也是很重要的!年長的阿公阿嬤在家常會無聊,我假日返家就會陪伴他們,有時陪他們到公園晒太陽,阿嬤喜歡買公園路旁的農產品,我會用自己的零用錢幫他付錢,看著阿嬤跟老板介紹我是他的孫子時開心的笑容,我自己也開心極了。我認為家人間就要像文章所提的相敬相愛,把家人間像鎖鏈的環環相扣,成為歡樂有敬有愛的家庭。



翔鈞 你好

我在本心得中看到這一段文字非常感動

以下是你親身的生命成長故事:

家中爸爸是佛教徒,爸爸對於阿公及阿嬤的孝順都是身體力行。

你們從小就看到爸爸對阿公及阿嬤噓寒問暖,晨昏定省。阿嬤90餘高齡又沒有牙,吃東西很吃力,爸爸考量阿嬤對於外食不適,常常在工作前或中午特別返家製作阿嬤方便食用的餐點。在這個過程中,看到爸爸對於阿嬤的照顧,你們也學習到對於長輩的敬重及如何表達自己的愛心,也就是要學習文章所提的「孝順父母,報答親恩」。

以下是老師的幾點回饋

1. 身為子女者應以下列五事敬順父母:

一者供養侍奉,無使匱乏;

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

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

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

五者父母正業,承繼光大。

2. 你的雙親目前都還健康平安並能持續關照你與弟弟是人間最幸福的事,更應該善加珍惜。

你身為大哥,又是為人長子,當父母健在時就應該好好孝順,千萬不要等到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徒留遺憾。

3. 人間佛教的居家之道,應該用智慧來處理人倫之間感情,用佛法來淨化、美化、弘化、佛化家庭生活。

老師希望你能以慈悲與智慧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照顧好學校的課業與身體健康,不要讓父母親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