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金剛經》的價值觀
by 趙永祥 2022-07-05 16:06:52, 回應(0), 人氣(239)


《金剛經》的價值觀


每一個人對世間的各種物質的價值看法都不會一樣。而有般若的人,看世間一切則是平等,連佛與眾生也都是聖凡不二的,空與有是平等的,因此,不說斷常,法身和應身是平等的,無有去來。茲就本經的價值觀略述如下:

(一) 一與多的比較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一」是很少,「多」是很多,不能相比。但是在《金剛經》裡,以般若來看,一不是少,多也不算多,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二。例如一朵花與一個虛空,孰多孰少?孰大孰小?一粒花種籽由種在土壤裡到萌芽成長,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陽光的照耀……所以,一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萬有的力量才得以綻放的,一朵花就等於是一個虛空。所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

有兩個人遇到強盜,一個人身上帶很多神牌、香火袋,可是這個強盜來搶劫,一刀砍下來,膀子砍斷了;另外一個人,只帶了一條觀音像的鍊子,強盜也一刀砍來,項鍊都彎曲了,不過他沒有受傷。「唉啊!很感謝觀音菩薩,你以身體來代替我的災難。」可是另一個有神牌香火袋的人就埋怨:「我身上這麼多的神明啊,你們都不來保護我,反而那個人只有一尊觀世音,觀世音就好靈啊!」

這個時候,眾多神明說話了:「對不起啦!當你有災難的時候,我們也想來救你,可是在眾多的神明之前爭著來救你,是很不禮貌的,因此我們就很客氣地相互推薦:「『媽祖啊!你去救吧!』媽祖就說:『耶穌!你去救吧!』耶穌說:『穆罕默德!你去救吧!』當我們在那裡推來讓去的時候,一刀下來,你的膀子就砍斷了。」

所以,雖是一心的信奉,卻可以發生無限的力量;而多神的信仰,反而不易誠信圓滿。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個很虔誠的佛教徒,他的兒子年紀輕輕的就在翰林院作供奉官,但是裴休不希望兒子這麼早就飛黃騰達、少年得意,就把他送到寺院裡參學磨練,並且要他先從水頭師做起。這個少年得意的翰林學士天天在寺院裡挑水砍柴,做得又累又辛苦,心裡就不停的嘀咕,一下子怨父親把他送到這種荒山野谷來做牛做馬,一下子又告誡自己父命難違而強自隱忍,像這樣心不甘情不願的做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忍耐不住了,滿懷怨氣的嘮叨:「翰林擔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意思是罵:我堂堂一個翰林學士,每天辛辛苦苦替你們這些和尚挑水,挑得大汗淋漓的,腰身都濕了,你們有什麼福報消受得起?

寺裡的住持大和尚聽到了,微微一笑,也念了兩句詩回答:「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

意思是說:你擔水給和尚吃,未必有什麼了不起的大功德;老僧只要在殿裡修行,坐上一炷香的時刻,就是十方的供養,萬劫的道糧,我都消受得起,你那區區幾擔水又算得了什麼?

為什麼說一炷香就能消受萬劫糧呢?《金剛經》上說:「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這是因為萬千的供養都只是小果有為的福報,而義解修行,是法寶,是大果無為的功德。所以,擔再多的水,也只是有為的小供養,其福報是有限量的;而一炷香的修行是無為的大法施,其功德是無可限量的!


(二) 有與無的比較

一般人認為「有不是無」、「無不是有」,有與無是不一樣的。若以般若智慧觀照世間萬法,就能知道「無不是真無,有不是真有」的至理,無有之間,既非對待,亦非分別,而是純然如一,理事無礙的。例如:

有人問西堂智藏禪師:「有天堂和地獄嗎?」

智藏答說:「有。」

那人又問:「有沒有佛、法、僧三寶呢?」

智藏答說:「有。」

那人不停地問了許多不同的問題,智藏禪師全部都回答說:「有。」

那人因此忿忿地責問:「和尚,你怎麼老是說有呢?難道沒有例外的嗎?為什麼我以同樣的問題去問徑山和尚時,徑山和尚卻說一切全是個無,和你說旳完全相反呢?」

智藏禪師哂然一笑,就問他:「你有沒有妻子?」

那人答道:「有。」

智藏又問:「徑山和尚有沒有妻子呢?」

那人失笑說:「沒有啊!」

智藏也笑:「這樣的話,我說『有』,徑山和尚說『沒有』,不是對極了嗎?」

那人聽了立刻大悟,拜謝而去。

「有」,是世法,是生活的發用;「無」,是出世法,是生命的本體;佛法,就是空有相融的中道之行,是真空妙有的圓融中道。


(三) 大與小的比較

一般人的觀念是「小的不是大」、「大的不是小」,其實小的也是大,大的也是小。

有一個人到寺院裡面,看到寺院裡有一副對聯寫著「須彌納芥子,芥子藏須彌」,這個秀才一看,心裡想,須彌山藏芥子還有可能,而一個小小的芥菜子,怎麼能把須彌山藏到裡面。秀才就向知客師抱怨說:「唉啊!你們和尚講話,真是不負責任,芥子怎能藏須彌呢?」

知客師機智的回答:「秀才啊!你是一個讀書的人,儒家有兩句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萬卷書你讀到哪裡去呢?」

秀才立刻拍拍肚子,都讀到肚子裡來了。知客師拿了一本書,「請你把這本書放到你的肚子吧!」萬卷的書可以讀到肚子裡來,可是一本書放到肚子裡放不進去,所以芥子藏須彌是理,萬卷書是事,事是事,理是理,有時候當然事理要圓融,有時候從事會理,有時候要從理會事。

一個人假如有了般若智慧,一沙一石裡都有三千大千世界,一花一葉裡都有如來的法身,因此《金剛經》說:「須菩提!虛空可思量否?東方南西北方可思量否?」須菩提說不可思量。虛空無相,無所不相,不能以大小來比較諸佛如來的法身,般若也是無相的,更不能說大說小,應該是超越大小。甚至我們現在的分別心,也不是般若的真心,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因為在時間的流程裡,遠近、大小的分別裡,都是不可得,般若真心是超一多之外,有無之外,大小之外的。


(四) 輕與重的比較

金錢布施,佛法、生命的布施,到底哪一個功德大呢?在《金剛經》裡,最初以金錢布施與法的布施來比較。大千世界七寶的布施,不及四句偈的布施,因為財寶的布施有用完的時候,法的布施享用不盡。

命與法的比較:有的人認為生命很寶貴,其實金錢很寶貴,生命價更高,為了真理故,兩者皆可拋。人的生命如果今生如此,來生如此,生生世世如此,不如我能有大的犧牲,來換取大的智慧,借它來開悟。前文提到「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只要我們有了佛法般若,金錢、生命都如糞土,不能相比,有了般若智慧,才是最有價值的。

罪障與佛法的比較:假如一個人的罪過應墮地獄,只要對《金剛經》有一念的淨信心,如經文中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福德與佛法的比較:布施修福,修橋鋪路,這是有限的福德,不及般若四句偈的福德性。福德是相上有修有證,而福德性是內心無修無證的般若寶藏,內心的功德無可限量,無與倫比。因此,我們要用般若證悟內心的般若。

本經並非著重在理論知識的研究,而是要我們發心和修持。在本經〈大乘正宗分〉「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就是要我們發四種心,即:第一發廣大心,第二發最勝心,第三發無對待心,第四發無顛倒心。

發廣大心,是以什麼為對象呢?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以此為對象而發心,即是發廣大心。而讓這麼多的眾生,都能了生脫死,證得無餘涅槃,這是最勝心。不但如此,還要進一步發無對待心:「我不是能度眾生,你們是我所度的眾生。」有對待就有不平,能所不能忘記就有執著,所以經裡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眾生,也要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絲毫沒有覺得我度一個眾生,因為眾生本來都是佛,人人有佛性,哪裡是我能度的?不但如此,還要無顛倒心,菩薩如果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就不是菩薩。所以一有了四相,就有顛倒,就不是發心,因此本經〈大乘正宗分〉說發四種心,實在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