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末學研讀《地藏經》之體悟(III)
by 趙永祥 2022-07-14 06:25:15, 回應(0), 人氣(310)


末學研讀《地藏經》之體悟(III)


    本人在今年(2022年7月)研《地藏經》第728部時,沉浸在靜思默慮境界中,心有所悟。本來總以為《地藏經》只是超度亡靈,特別是救拔地獄及餓鬼、畜生三惡道罪苦眾生的經典。正因為救的是最下層、最痛苦的眾生,才體現了地藏王菩薩的誓願深重及悲心深切。

 

    本人近十多年來研讀《地藏經》,發現《地藏經》意義遠遠不止於此,又有兩個全新體會:

一、《地藏經》可以說是佛經中之孝經,佛教是真正的盡孝之一部經論。

二、《地藏經》指出一個根本菩提大法--念佛法門。

 

    佛教的最高目標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也就是體現了真正的孝道。所以說,唯有佛教才是真正的貫徹了完全、徹底的孝道,唯有佛教才是真正的盡孝之教。地藏王菩薩提出念佛法門令一切眾生(亦即累世一切姻親),念佛得離生死苦海、乃至成佛的至孝之道,正是說明《地藏經》乃是佛門之孝經也。

 

個人體悟

徹證自己本有的清淨功德,亦即一切諸佛的清淨佛德,就是下化眾生:

發願度一切眾生盡皆成佛,而自己亦無執著度生之念。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方是一切諸佛出世的本懷,也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歸宿。

而念佛法門恰恰圓滿了這上求下化的菩提大願。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發願云: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文殊菩薩亦發願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上上之根基,誰能超過此兩位聖者?而此二聖皆發願臨終往生極樂。《觀無量壽佛經》云:「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引按: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應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十惡五逆之人,得逢善知識勸令念佛,亦能往生,可見此念佛法門真乃「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足暢一切諸佛「為令一切眾生悉皆成佛」之本懷也。

 

    《十往生經》云:

「佛言: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淨修捷要》云:「大勢至菩薩現居此界作大利樂,於念佛人,攝取不捨,令離三途,得無上力。」

   《佛說阿彌陀經》云: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念佛之人有阿彌陀佛遣二十五位大菩薩於一切時、一切處護持行者,又有大勢至菩薩威德攝受,復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故能遠離魔難,安穩修持,仗他力妙法,化險為夷,故名易行道。其他種種法門,全憑自力,末世修行,多諸障難,稍有執著,便失正見,即入魔途也。

 

    《無量壽經》云:

「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此法」即指念佛法門。以此念佛法門,令眾生即念而離念,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念,即凡成聖。故《疏鈔》云:「越三祗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一句彌陀聖號,橫遍十方,豎窮三世,暗合道妙,巧入無生。能令具縛凡夫,即此妄心,持佛名號,換卻億劫妄想雜念。念得純熟,頓忘能所,暗合道妙,直達圓教八地菩薩離一切心意識分別之無生法忍也。以此念佛法門巧入無生,故易行;其他法門正入無生,故名極難行也。

 

    由上述經論彙整可知:

念佛法門是一切諸佛大事因緣成辦之關鍵。

此一法門有如下效益

暢佛本懷,度生要道;

轉染成淨,返妄歸真;

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他力妙法,離障易行;

暗合道妙,巧入無生,乃釋迦如來一代時教之全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大法,末世一切種種根基眾生,了生脫死之根本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