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位置: 趙永祥 > 最新文章
by 趙永祥 2016-05-15 12:26:20, 回應(0), 人氣(7003)

行銷 管理之「STP分析」


近60年不變的經典法則-STP分析

科特勒在《行銷學原理》中提到,「有效的行銷,是針對正確的顧客,建立正確的關係。」具體的方法就是透過市場區隔(segmentation)→選擇目標市場(targeting)→定位(positioning)的過程,集中行銷力道在較願意埋單的人身上,才不會做了一堆活動,卻帶不進任何客人。這套方法,是近60年來行銷領域中不變的經典法則,也是支撐行銷策略的三大骨幹,簡稱為STP。

市場細分Market Segmentation)的概念是美國營銷學家溫德爾·史密斯(Wended Smith) 在1956年最早提出的,此後,美國營銷學家菲利浦·科特勒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溫德爾·史密斯的理論並最終形成了成熟的STP理論 (市場細分(Segmentation) 目標市場選擇(Targeting)和市場定位(Positioning))。

它是戰略營銷的核心內容。

  

STP理論中的S、T、P分別是

Segmenting

Targeting

Positioning

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即市場細分目標市場市場定位的意思。

市場細分(Segmentation) 目標市場選擇(Targeting)和市場定位(Positioning)


STP理論的根本要義在於選擇確定目標消費者或客戶,或稱市場定位理論。根據STP理論,市場是一個綜合體,是多層次、多元化的消費需求集合體,任何企業都無法滿足所有的需求,企業應該根據不同需求、購買力等因素把市場分為由相似需求構成的消費群,即若幹子市場。這就是市場細分。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戰略和產品情況從子市場中選取有一定規模和發展前景,並且符合公司的目標和能力的細分市場作為公司的目標市場。隨後,企業需要將產品定位在目標消費者所偏好的位置上,並通過一系列營銷活動向目標消費者傳達這一定位信息,讓他們註意到品牌,並感知到這就是他們所需要的。

  

STP理論是指企業在一定的市場細分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目標市場,最後把產品或服務定位在目標市場中的確定位置上。具體而言,

  

市場細分是指根據顧客需求上的差異把某個產品或服務的市場逐一細分的過程。

  

目標市場是指企業從細分後的市場中選擇出來的,決定進入細分市場,也是對企業最有利的市場組成部分。

  

市場定位就是在營銷過程中把其產品或服務確定在目標市場中的一定位置上,即確定自己產品或服務在目標市場上的競爭地位也叫“競爭性定位

  1. S(市場區隔):1950年代,美國行銷學家溫德爾·史密斯(Wendell Smith)率先提出,整個市場必須隨著消費者的需要、行為、習慣等差異,被細分為不同的子市場。

  2. T(選擇目標市場):麥卡錫在發表4P理論時,一併提到「選擇目標市場」做行銷的想法。

  3. P(定位):行銷顧問公司Trout & Ries Inc.創辦人艾爾·賴茲(Al Ries)和傑克·屈特(Jack Trout)主張,每個產品和品牌都需要「一句話」,來說明和競爭對手之間的區隔,稱之為「定位」。

    根據STP的流程,在想行銷策略時,應該先將市場細分,從中挑出想主打的對象,再想辦法在這些目標對象的心中建立地位,創造難以取代的價值。

STP現在還適用嗎?

你可能會問,1990年代發表的行銷理論,現在還適用嗎?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巫立宇指出,STP是行銷學裡最經典、最根本的理論,每個商品、每個品牌都可以運用STP找到對的顧客,精準做行銷。

不過,理論雖然不變,區隔方法上卻必須更細緻。他提到,現今市場變化太快,用傳統的年齡和性別等基本條件來定義目標客群,已經抓不準消費者樣貌,行銷人員應先思考消費者可能的需求和購買動機來做區隔,當這些需求都確立下來,再回頭去描繪年齡和收入等資訊。

方略管理顧問公司執行長林志垚也有類似看法。他舉例,當你在車站便利商店買東西,只希望能快速結帳,方便趕車;但是去到風景區玩,就會想在便利商店的座位區稍作休息。由此可見,在不同的情境,你的年齡、居住地區、收入水準全都沒有改變,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需求。因此,廠商必須更積極地想像顧客購買的動機、情境和行為,才能提出消費者買單的行銷方案。

 

by 趙永祥 2016-05-11 16:13:28, 回應(0), 人氣(1739)

以下分享一則真人真事的感人故事~



一位從小被遺棄的小孩


今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國立大學校長之心路歷程。


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的身世 


我從小就怕過母親節,因為我生下不久,就被母親遺棄了。


每到母親節,我就會感到不自然,因為母親節前後,電視節目全是歌


頌母愛的歌,電台更是如此,即使做個餅乾廣告,也都是母親節的


歌。


對我而言,每一首這種歌曲都是消受不了的。


我生下一個多月,就被人在新竹火車站發現了我,車站附近的警察們


慌作一團地替我餵奶,這些大男生找到一位會餵奶的婦人,要不是


她,我恐怕早已哭出病來了。



等到我吃飽了奶,安詳睡去,這些警察伯伯輕手輕腳地將我送到了新


竹縣寶山鄉的德蘭中心,讓那些成天笑嘻嘻的天主教修女傷腦筋。



我沒有見過我的母親,小時候只知道修女們帶我長大。


晚上,其他的大哥哥、大姊姊都要唸書,我無事可做,只好纏著修


女,她們進聖堂唸晚課,我跟著進去,有時鑽進了祭台下面玩耍,有


時對著在祈禱的修女們做鬼臉,更常常靠著修女睡著了,好心的修女


會不等晚課唸完,就先將我抱上樓去睡覺,我一直懷疑她們喜歡我,


是因為我給她們一個溜出聖堂的大好機會。


我們雖然都是家遭變故的孩子,可是大多數都仍有家,過年、過節叔


叔伯伯甚至兄長都會來接,只有我,連家在那裡,都不知道。


也就因為如此,修女們對我們這些真正無家可歸的孩子們特別好,總


不准其他孩子欺侮我們。


我從小功課不錯,修女們更是找了一大批義工來做我的家教。屈指算


來,做過我家教的人真是不少,他們都是交大、清大的研究生和教


授,工研院、園區內廠商的工程師。教我理化的老師,當年是博士班


學生,現在已是副教授了。


教我英文的,根本就是位正教授,難怪我從小英文就很好了。


修女也壓迫我學琴,小學四年級,我已擔任聖堂的電風琴手,彌撒


中,由我負責彈琴。


由於我在教會裡所受的薰陶,所以,我的口齒比較清晰,在學校裡,


我常常參加演講比賽,有一次還擔任畢業生致答詞的代表。


可是我從來不在慶祝母親節的節目中擔任重要的角色。


我雖然喜歡彈琴,可是永遠有一個禁忌,我不能彈母親節的歌。我想


除非有人強迫我彈,否則我絕不會自已去彈的。


我有時也會想,我的母親究竟是誰,看了小說以後,我猜自己是個私生


子。爸爸始亂終棄,年輕的媽媽只好將我遺棄了。


大概因為我天資不錯,再加上那些熱心家教的義務幫忙,我順利地考


上了新竹省中,大學聯招也考上了成功大學土木系。


在大學的時候,我靠工讀完成了學業,帶我長大的孫修女有時會來看


我,我的那些大老粗型的男同學,一看到她,馬上變得文雅得不得


了。


很多同學知道我的身世以後都會安慰我,說我是修女們帶大的,怪不


得我的氣質很好。


畢業那天,別人都有爸爸媽媽來,我的唯一親人是孫修女,我們的系


主任還特別和她照相。


服役期間,我回德蘭中心玩,這次孫修女忽然要和我談一件嚴肅的


事,她從一個抽屜裡拿出一個信封,請我看看信封的內容。


信封裡有二張車票,孫修女告訴我,當警察送我來的時候,我的衣服


裡塞了這兩張車票,顯然是我的母親用這些車票從她住的地方到新竹


車站的,一張公車票從南部的一個地方到屏東市。


另一張火車票是從屏東到新竹,這是一張慢車票,我立刻明白我的母


親應該不是有錢人。


 


孫修女告訴我,她們通常並不喜歡去找出棄嬰的過去身世,因此她們


一直保留了這兩張車票,等我長大了再說。


她們觀察我很久,最後的結論是我很理智,應該有能力處理這件事


了。


她們曾經去過這個小城,發現小城人極少,如果我真要找出我的親


人,應該不是難事。


我一直想和我的父母見一次面,可是現在拿了這兩張車票,我卻猶豫


不決了。


我現在活得好好的,有大學文憑,甚至也有一位快要談論終生大事的


女朋友,為什麼我要走回過去,去尋找一個完全陌生的過去?何況十


有八九,找到的恐怕是不愉快的事實。


孫修女卻仍鼓勵我去,她認為我已有光明的前途,沒有理由讓我的身


世之謎永遠成為心的陰影,她一直勸我要有最壞的打算,既使發現的


事實不愉快,應該不至於動搖我對自己前途的信心。


我終於去了。這個我過去從未聽過的小城,是個山城,從屏東市要坐


一個多小時的公車,才能到達。


雖是南部, 因為是冬天,總有一家派出所、一家鎮公所、一所國民小


學、一所國民中學,然後就什麼都沒有了。


我在派出所和鎮公所裡來來回回地跑,終於讓我找到了兩筆與我似乎


有關的資料,第一筆是一個小男孩的出生資料,第二個是這小男生家


人來申報遺失的資料,遺失就在我被遺棄的第二天,出生在一個多月


以前。


據修女們的記錄,我被發現在新竹車站時,只有一個多月大。


看來我找到我的出生資料了。


問題是:我的父母都已去世了,母親幾個月以前去世的。


我有一個哥哥,這個哥哥早已離開小城,不知何處去了。


畢竟這個小城,誰都認識誰,派出所的一位老警員告訴我,我的媽媽


一直在那所國中裡做工友,他馬上帶我去看國中的校長。


校長是位女士,非常熱忱地歡迎我。


她說的確我的媽媽一輩子在這裡做工友,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太太,


我的爸爸非常懶,別的男人都去城裡找工作,只有他不肯走,小城做


些零工,小城根本沒有什麼零工可做,因此他一輩子靠我的媽媽做工


友過活。


因為不做事,心情也就不好,只好借酒澆愁,喝醉了,有時打我的媽


媽,有時打我的哥哥。


事後雖然有些後悔,但積習難改,媽媽和哥哥被鬧了一輩子,哥哥在


國中二年級的時後,索性離家出走,從此沒有回來。


這位老媽媽的確有過第二位兒子,可是一個月大以後,神秘地失蹤


了。


校長問了我很多事,我一一據實以告,當她知道我在北部的孤兒院長


大以後。


她忽然激動了起來,在櫃子裡找出了一個大信封,這個大信封是我母


親去世以後,在她枕邊發現的,校長認為裡面的東西一定有意義,決


定留了下來,等他的親人來領。


我以顫抖的手,打開了這個信封,發現裡面全是車票,一套一套從這


個南部小城到新竹縣寶山鄉的來回車票,全部都保存得好好的。


校長告訴我,每半年我的母親會到北部去看一位親戚,大家都不知道


這親戚是誰,只感到她回來的時候心情就會很好。


母親晚年信了佛教,她最得意的事是說服了一些信佛教的有錢人,湊


足了一百萬台幣,捐給天主教辦的孤兒院,捐贈的那一天,她也親自


去了。


我想起來了,有一次一輛大型遊覽車帶來了一批南部到北部來進香的


善男信女。


他們帶了一張一百萬元的支票,捐給我們德蘭中心。


修女們感激之餘,召集所有的小孩子和他們合影,我正在打籃球,也


被抓來,老大不情願地和大家照了一張像。


現在我居然在信裡找到了這張照片,我也請人家認出我的母親,她和


我站得不遠。


更使我感動的是我畢業那一年的畢業紀念冊,有一頁被影印了以後放


在信封裡,那是我們班上同學戴方帽子的一頁,我也在其中。


我的媽媽,雖然遺棄了我,仍然一直來看我,她甚至可能也參加了我


大學的畢業典禮。


校長的聲音非常平靜,她說︰「你應該感謝你的母視,她遺棄了你,


是為了替你找一個更好生活環境,你如留在這裡,最多只是國中畢業


以後去城裡做工,我們這裡幾乎很少人能進高中的。弄得不好,你吃


不消你爸爸的每天打罵,說不定也會像你哥哥那樣離家出走,一去不


返。」


校長索性找了其他的老師來,告訴了他們有關我的故事,大都恭喜我


能從國立大學畢業,有一位老師說,他們這裡從來沒有學生可以考取


國立大學的。


我忽然有一個衝動,我問校長校內有沒有鋼琴,她說她們的鋼琴不是


很好的,可是電風琴卻是全新的。


我打開了琴蓋,對著窗外的冬日夕陽,我一首一首地彈母親節的歌,


我要讓人知道,我雖然在孤兒院長大,可是我不是孤兒。因為我一直


有那些好心而又有教養的修女們,像母親一般地將我撫養長大,我難


道不該將她們看成自己的親母親嗎?


更何況,我的生母一直在關心我,是她的果斷和犧牲使我能有一個良


好的生長環境,和光明的前途。 

我的禁忌消失了,我不僅可以彈所有母親節歌曲,我還能輕輕地唱,


校長 和 老師們也跟著我唱,琴聲傳出了校園,山谷裡一定充滿了我


的琴聲,在夕陽裡,小城的居民們一定會問,為什麼今天有人要彈母


親節的歌?


對我而言,今天是母親節,這個塞滿車票的信封,使我從此以後,再


也不怕過母親節了。


這是一則真人故事,故事中被遺棄的小孩就


是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

by 趙永祥 2016-05-01 21:39:17, 回應(0), 人氣(990)


佛光山副住持: 慧昭法師

南華大學 2016經濟與管理學術研討會「禪與管理」演講(2016/03/19)

佛光山慧昭法師南華大學「禪與管理」演講(2016/03/19)

本場演講將禪學與管理作精闢之結合並舉部分實際案例,
與會者在這場講座中均受益不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hVh8AfVIn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hVh8AfVInY&spfreload=5
by 趙永祥 2016-05-01 08:16:52, 回應(0), 人氣(1149)

星雲大師廈門南普陀寺佛學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7YwlRvola8

by 趙永祥 2016-04-29 05:44:29, 回應(0), 人氣(1547)



「神通敵不過業力,業力敵不過願力!」



Maggie Chung 的相片。

  • 願力,不可思議!
    所謂:「神通敵不過業力,業力敵不過願力!」。

    廣欽老和尚常言:
    「有願,就會有緣。」


by 趙永祥 2016-04-26 07:04:32, 回應(1), 人氣(2257)


雁行理論(Geese Theo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cIBp_-t4yA&feature=youtu.be


雁行理論的在組織發展中的主要內涵
  
Robert(1972)首先提出「雁行理論」(the flying-geese model):

當雁鳥以V 字隊形飛行時,比每隻雁鳥單飛時更省力。當一隻雁鳥脫隊時,他會感覺到吃力。

所以,他­會回到隊裡,繼續利用團隊的力量飛行。 當領隊的雁疲倦了,他會退回隊裡,另一隻雁會出來領隊。後面的雁會用叫聲來激勵前面的­雁保持速度。若有雁鳥生病脫隊時,會有二隻雁留下來陪他,直到他痊癒或死亡。然後,他­們組隊飛行,以趕上原來的隊伍。 因此,「雁行理論」強調的是團隊合作、輪流領導、激勵同伴和互相扶持等四項內涵。 

所謂「團隊合作」,是指組織中的成員若目標一致,團結合作,會比個別努力更快到達目的­地;

所謂「輪流領導」,是指輪流擔任領導的任務;

所謂「激勵同伴」,則是指同事之間的互相鼓勵­,以提升組織的效能;而「互相扶持」,是指同事間互相協助,以共度難關。

  據飛利浦(2002年)「從雁行理論看Cell Operation」所列五項內涵如下:
  
1、當每一隻雁鳥展翅拍打時,造成其他的雁鳥立刻跟進。藉著V 字隊形,整個雁群比每隻雁鳥單飛時,至少增加了七十一個百分比的飛行距離。
  
●啟示:在組織中與擁有相同目標的人同行,能更快速,更容易的到達目的地,因為彼此之­間能互相推動。
  
2、當一隻野雁脫隊時,他立刻感到獨自飛行時遲緩、拖拉與吃力,所以很快又回到隊形中­,繼續利用前一隻鳥所造成的浮力。
  
●啟示:如果我們擁有像野雁一樣的感覺,我們會留在隊裏,跟那些與我們走同一條路,同­時又在前面領路的人在一起。
  
3、當領隊的野雁疲倦了,他會輪流退到側翼,另一隻野雁則接替飛在隊形的最前端。
  
●啟示:在組織中輪流從事繁重的工作是合理的,輪流擔任與共享領導權是必要及明智的,­對人或對南飛的野雁都一樣。
  
4、飛行在後的野雁會利用叫聲鼓勵前面的同伴來保持整體的速度,繼續前進---。
  
●啟示:在組織中,如果成員擁有野雁的感覺,就能像野雁般的相互激勵。
  
5、當有一隻雁生病獲受傷時,其他兩隻會由隊伍飛下來協助保護他 直到他康復或死亡為止----。然後他們組成隊伍開始飛行,努力去追趕上原來的雁群-­--。
  
●啟示:在組織中,如果成員與野雁一樣聰明的話,不論是在困難的時刻或在平順的時候都­會相互扶持。

by 趙永祥 2016-04-25 19:03:27, 回應(0), 人氣(1322)

福慧家園第二十五季-共修會
第25季,主題系列:迷悟之間


4月24日講座主題:進與退

持人:覺禹法師(圓福寺住持)

與談人:

吳萬益居士(南華大學管理科學院院長)

戴登鐘居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金剛總召)


覺禹法師的演講是非常有攝受力,也很能讓聽者得到佛法之法益!


本校管理學院吳萬益院長也是一位辯才無礙的學者,為人溫文儒雅,很受師生歡迎與愛戴!





福慧家園新增了 4 張相片

福慧家園第二十五季-共修會
第25季,主題系列:迷悟之間
4月24日講座主題:進與退
主持人:覺禹法師(圓福寺住持)
與談人:吳萬益居士(南華大學管理科學院院長)、戴登鐘居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金剛總召)

文/覺禹法師

黑羊白羊都選在風和日麗的這天,要去獨木橋的那一岸辦事情,白羊朝西走,黑羊朝東走,走著走著,走到橋中間,他們倆就在獨木橋上碰頭了。白羊走不過去,黑羊也走不過來。

白羊對黑羊說:「退回去,退回去,快給我退回去!你知道嗎,我要過橋去趕集呢!」黑羊一聽,也把頭一抬說:「你退回去,退回去!你趕集有什麼要緊,我要過橋看我爺爺呢!」

兩隻羊都覺得自己的事情比較重要,誰也不讓誰,經過一陣僵持後,互相以羊角牴觸對方,終於雙雙落入河中。

大家耳熟能詳的黑羊白羊的故事,道出了進與退的意涵,誰真正占便宜?誰真正吃虧?表面上的退一步,也許就是困境的轉圜處。

佛教有一首人人可以朗朗上口的詩偈,勉勵我們在進退之間,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唐.布袋,形容一個農夫插秧時,一把把青秧插滿田,低頭看到水面漂漾的藍天,也看到自己!農夫插秧,一面插青秧,一面往後步步退,返到田邊,一畦田的秧苗才插好,其是似退而實進。

大師在星雲說偈中開示道:「一般人的通病是:只看到別人的短處,看不到自己的過失。水中天如鏡,人要自覺自悟,使本性清澈顯見,才能夠『六根清淨方為道』,使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被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污染,時時保持自性的清淨,就是道,就是修行了。」

有時候,退讓不是完全的消極,反而是積極的轉進。與人相處,斤斤計較爭執,互相排擠詆毀,又能成就什麼?倒不如退一步,尋求更大的成功。商場上,老闆都希望訂單越多越好,但如果訂單的量超過了員工所能負荷的範圍,趕製不出來,或為了趕工而品質不佳,反而影響了商譽。所以進與退之間,是需要智慧與價值觀來衡量。

過去有一個人,為了一堵圍牆,和鄰居起爭執,心裡忿忿不平,就捎信給在京城當官的父親,希望父親用官府的權勢把牆爭過來,他的父親很明理,回了兒子一首詩:

「萬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為了一堵牆,與人面紅耳赤,甚至修書萬里,只為了爭一口氣。想當年叱吒風雲的秦始皇,今日已不復在人間。

人不是只有不斷地前進,適時地停下來,甚至於後退一步,都可以為人生帶來更多的收穫與驚奇。開車在路上,不是一昧地前進,有時也要因應路況的需要,左右轉或倒車,如此才能確保人生的旅程平安順利。拔河比賽,雙方都希望可以往後退,表示對方被我們牽制住了,越能夠後退的一方,就越能夠獲得勝利。

大師過去開創佛光山時,就是「以退為進,以無為有,以眾為我,以空為樂」的胸襟來建設,以後退的精神激發自己向前的力量。當進則進,當退則退,進退之間,成就了「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by 趙永祥 2016-04-21 04:27:36, 回應(0), 人氣(1611)


星雲大師《僧事百講》臨終關懷


1.佛教臨終關懷的機構有哪些?


2.臨終關懷、安寧療護、安寧照顧、緩和醫療 意義有何不同?


3.安寧病房設備的重要性


4.在安寧病房應注意的地方


5.如何幫助病患放心終老?


6.為臨終者拜佛禮懺的助益


7.如何減低疾病帶來的身心痛苦?


8.如何使臨終者安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HUCAbRIFIc

by 趙永祥 2016-04-14 07:30:18, 回應(0), 人氣(1635)

勇於嘗試

【作者: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Date: 2016-04-13

佛光山的相片。
佛光山


胡適之先生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自古成功在嘗試,勇於嘗試,這是成功的必經之路。

科學家在實驗室裡不斷的嘗試、嘗試,終於發現了聲光電波,改變了世界;農夫也在農田果園裡不斷的嘗試,結果稻麥增收了,水果長大了。現在的接種技術,大大提高了農業的收成。例如芒果和蘋果接種,可以產生另外一種水果的口味;棗子和芭樂接枝,品種改良後的棗子,碩大無比,可口而味甜。這一切都應該感謝許多勇於嘗試的人,他們讓自然科技不斷的進步。

探險家向高山大海裡探險,現在人類對於高山的形態,對於海洋的奧秘,真是無有不曉。美國率先向月球去探索,甚至勇於向火星、木星及大自然去了解。世界就是因為有這許多不怕艱難、不怕犧牲、勇於嘗試的人,因此讓我們多了知識,多了經驗,甚至多了時空。

複製羊、複製牛,不就是科學家們勇於嘗試,而將基因的奧秘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嗎?基因的發現,不是證明了佛教三世業力論的學說嗎?照相機因為前人勇於嘗試,如今可以照出三百六十度的照片;潛水艇因為專家勇於嘗試,現在可以在水中一住就是數個月幾百天。現在人類因為勇於嘗試,有人造雨,有人造花,有人造器官,有試管嬰兒的誕生,以後人類還真有可能發展到「人人都是上帝」,人人都能創造世界。正如佛陀所說:人人都有佛性!人,真是無有不能。

人的潛力無窮,只要肯努力,只要勇於嘗試,就有成功的希望。害怕攀登高峰的人,只能在窪地裡徘徊;勇於為別人開路的人,總是走在最前面的人。如果一件事沒有困難,也就沒有機會成長;因此面對困難的事,更要勇於嘗試。

勇於嘗試,並非盲目的橫衝直撞。所謂「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要成為一個成功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別人能,我也能」的信念;唯有消除「不可能」的侷限,一切事才會變得有可能。

一個人一生如果從未跌倒,算不得光彩;每次跌倒以後,都能勇敢的再站起來,才是最大的榮耀。因此面對困難時,首先要去除做不到的心理障礙,再試著想出解決困難的辦法。一個人如果不敢勇於嘗試,不能承受失敗的痛苦,便得不到成功的喜悅。所以凡事要勇於嘗試,能夠面對事實,困難才會迎刃而解。(出自《迷悟之間》)

by 趙永祥 2016-04-13 05:16:18, 回應(0), 人氣(1141)

星雲大師《空有之關係》

地點:廈門大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rBaM1u76wk&nohtml5=False

by 趙永祥 2016-04-12 07:16:37, 回應(0), 人氣(1186)


福慧家園第二十五季 - 共修會主題系列:迷悟之間
講座主題:得與失



地點: 佛光山福慧家園
日期: 2016-04-10

主持人:心保和尚(佛光山寺住持)
與談人:
覺乘法師(妙法寺監寺)
郭明傳居士(高雄教師分會督導)
趙永祥居士(南華大學財金系教授)


文/心保和尚

世間往往是得與失的循環世界,往往覆覆,煩惱叢生,患得患失,苦痛非常。得失之間,有人歡喜?有人悲傷?相信大家有過這種經驗。
大師在〈得失之間〉一文中說到:「其實,人生的過程,有得有失,得失參半:經商,有賺有賠;事業,有起有落;計畫,有成有敗;比賽,有勝有負;股票,有漲有跌;成績,有高有低;地位,有上有下;際遇,有好有壞。松柏竹梅,必須經歷風霜雨雪,才能茁壯成長;身而為人,怎能要求一帆風順,平步青雲呢?」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可以看到對得失的全然接受。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也可以看到得失之間的微妙變化之處。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更可以看到得失的般若智慧。得失之間也是互為關係的,捨得微笑,得到的是友誼;捨得寬容,得到的是心量。人間道理:有捨就有得,有得就有失。

萬法沒有恆常不變;有所求,即會有所落差,自然有所失望,得與失是念頭的轉變。大師的〈得失之間〉一文中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要在得失上太過認真計較,愛迪生因為被打了一個耳光,因而耳聾,所以能夠集中意志,發明電力,創造了人間美好的成就,你想,他的耳聾,是得呢?是失呢?

偈云:『麝因香重身先死,蛾因絲多命早亡。』能臣部下猜中主管的心事,也會遭嫉被害。你說,他的聰穎,是得呢?是失呢?

得失,可以說是人類事業上的考驗,不要因一時的得失影響一生的期許。得失是一時的,理想是一生的。


得失!得失!石人奔名馳利,即使得到了全世界,卻失去了民心,又有什麼意義呢?


得失!得失!如果人人用來自我檢討,策勵未來有得無失,那將是多麼美好的事啊!

《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無住,無所不住。」


日月處於虛空,更能發揮其威力,心中虛懷若谷,更是知其無遠弗屆,我們的心念,也不要有所住,尤其不要執意於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那就能心住虛空,量遍沙界。所以,我們可以反省得失之因果關係,切不可有得失之心。



************************************************************


福慧家園的相片。
福慧家園的相片。
福慧家園新增了 2 張相片
3小時

得與失
作者: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上周共修會4/10主題「得與失」,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持,邀請妙法寺監寺覺乘法師、高雄教師分會督導郭明傳及南華大學財經系教授趙永祥與談,藉由學佛因緣與生活經驗的分享,教導大家如何以一分平常心和智慧,面對生活中的得與失。

「知足第一樂。」心保和尚表示,內心的法財本自具足,面對境界不要患得患失,在得與失之間,可考驗個人的智慧。平常心是「道」,沒有分別就是一種智慧,有平常心,才會有平等心,要學習在得、失之間找到一條智慧的出路,遇到考驗,只要往好處想,所感受的就會是美好世界。

覺乘法師表示,人與人相處,不要總是去爭輸贏與得失;與家人爭,親情就沒了;與朋友爭,朋友就少了;與情人爭,感情就淡了。爭的只是一口氣,失去的卻是全部,若能明白因果關係,就不會再與人爭。

覺乘法師除了感謝佛光山讓父親能安住身心、安享晚年,也說明佛教需要人才,星雲大師以制度領航,培養許多佛門龍象加入弘法行列,出家後走入大家庭,在大眾中是一種考驗,大師也教導大家,要以平常心與歡喜心來面對。

有錢就會快樂、就可以自在無憂嗎?趙永祥提到,星雲大師曾說:「會賺錢是福報,懂得用錢才是智慧。」至於哪些行為會減損自己財物?趙永祥引用佛陀所開示智慧法語說明,沉迷賭博、不務正業、沉於飲酒、結交惡友、沉溺妓樂與沉於怠惰等行為,都會減損自己的財物。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信仰。」趙永祥以之前帶領南華財經系學生參加全國投資模擬競賽,由於師生都保持平常心、沒有患得患失,而榮獲全國第二的實例,印證「平常心即是道」。並以星雲大師所說「人生有四苦,看不透、捨不得、輸不起與放不下」來勉眾;最幸福的人,往往不是最完美的人;最快樂的人,往往不是最富有的人,快樂其實很簡單,簡單就能很快樂。

郭明傳表示,人生有得有失,得到不用太高興,失去也不用太難過,得與失是人生的轉折點,要好好地面對、成長與學習,認真吸取經驗,生命才會精彩。並以「國王因斷指而死裡逃生、宰相因被關而免難」的故事,說明人生不用太計較得失,因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校園為何會有霸凌?兼具生命教育講師的郭明傳談到,校園霸凌的原因主要是得不到父母與師長的關愛,及失去對主流價值的認同,所以藉由霸凌來解決問題、得到成就,引起別人的重視。因此每當到校園演講「生命教育的十堂課」時,總會以調整霸凌者的心態為優先,勉勵大家要能自覺、走出自己的路。

「我一直生活在眾中。」心保和尚也以星雲大師的智慧法語勉眾,培養正知正見非常重要,把自己融入眾中,對得失不計較、對錢財不慳貪,就不會有太多煩惱,要用平常心來面對生活、用智慧來處理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4%BD%9B%E5%85%89%E5%B1%B1-%E7%A6%8F%E6%85%A7%E5%AE%B6%E5%9C%92/216145718487552?pnref=story



https://www.facebook.com/fgspm2010/posts/955715971213618



by 趙永祥 2016-04-10 06:07:58, 回應(1), 人氣(2837)


《雜譬喻經》:世間財富是五家之所共有

財是五家之分。盜賊、水、火、縣官與惡子。五家忽至,一旦便盡。

:《大莊嚴論經》說“家中有財寶,五家之所共”,與此相通。所謂“五家”,即大水、大火、盜賊、貪官污吏及不肖兒女。即使擁有再多財物,遇到一場大火,可以將你家當焚燒成灰;遇到大水,財產也會流失淨盡;盜賊、貪官污吏之流,也來搶走財產;子女不肖,驕奢淫逸,則將家財揮霍蕩盡。一個人無法主宰自己的財物,因為財物為“五家”所共有。

《法華義疏》:
“世間之財,五家共有,不名己利。出世之寶,但屬行人,故名己利。”只有出世學佛,證悟佛性,才擁有真正的財富。


by 趙永祥 2016-04-07 18:59:22, 回應(0), 人氣(1121)

星雲大師《佛教的生死學》【全集】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Vk2N25ozY

by 趙永祥 2016-04-05 00:17:42, 回應(0), 人氣(2094)

星雲大師《佛教的生死學》【全集】1~2

講演主要內容

各位嘉賓、各位佛教的護法信徙們,大家晚安!阿彌陀佛!

  我繼講「佛教的生命學」之後,今天講「佛教的生死學」。過去有一些人,忌諱談生死,其實,你忌諱也沒有用,生死是一個很現實、很真實的事情,你面對它,生也好,死也好,都很可愛。中國有一句古話「視死如歸」,把死亡看成似回家一樣,回家不是很歡喜的事嗎?人喜歡生,不喜歡死,主要原因是:生我能感受到、我知道;死了以後,我不知道了,我畏懼我不知道的未來。假如當您了解到生之可愛,死了以後也能可以了解。所以,生也好,死也好,都沒有什麼介意了。

  有一個人家,老年得子,歡喜慶祝之時,來了一個禪師,站在門口,一直流淚,這家人就問:「我們老年得子,這麼歡喜,你在這裏哭什麼呢?」他說:「我哭你們家裏又多了一個死人」。其實,生,就已經知道要死;死,也不必悲傷,知道又要去生了。像大家用的汽車,老舊了,要淘汰、報廢了,就好像人老了要死;假如把汽車報廢淘汰,換一部新的汽車,不是很歡喜嗎?同樣的,我們身體老了、腐朽了,換一個新的身體,不是也應該要歡喜嗎?楊柳枯了有再發青的時候,花兒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為什麼我們人不能再來呢?

  大家要深深的相信、深深的知道:「人是死不了的!」我曾講過:一個茶杯掉到地上碎了,你要再把它複原,就不可能了,因為它破碎了;可是茶杯裏面的水,雖然流到地上、桌子上,如果用麻布、拖把,把它再拖回來,水一點都不少。人生生命之水,在人生長河裏流淌着,是無止無盡的,是無限的未來。人類沒有瓦斯、電器之前,我們都用木柴來燒火,一個木柴燒完之後,接續着再添加一根木柴、再添加一根木柴......,就像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人生,生命之火可以一直延續下去,不會熄滅。所以生死呀,生了要死,死了又要生,它是輪回的。所以生也不必太歡喜,生也很辛苦;死也不必悲傷,可能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人,生了要死,就好像要換衣服,這一件衣服破舊了,換一件新衣服,換一個新的身體給我們居住,這個也是很好的事呀!

  因此,對於生和死,不要把它看成是不相幹的兩回事,其實生和死是一件事,就好像是手有正面和背面,一紙兩面。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我們不要妄自分別。在世間上,有的人要生,但也有少數的人,他好像為了點什麼事情想不開要死。其實貪生也不是很好,怕死也不是很好。我還是用香港剛剛過世的名人--黃霑的一句話:「用平常心來看無常的生死」,生是好、是不好,這不一定的,不過你可以把它做的很好。孔老夫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可見,我們要能懂得生,你去推而想像,也會知道死。

  過去有一位道吾禪師,他說:「我既不說生,也不說死,為什麼?因為生死是很自然的,不需要給它說什麼。」生和死之間好像有一個區隔,這個區隔用佛教的專有名詞,叫「隔陰之迷」。「陰」就是身體,陰陽的「陰」。五陰、五蘊,就是有五個東西結合,色即物質、受、想、行、心識的識,色受想行識這五個積聚的東西成為人。死了意識,色、受、想都沒有了,只有一個叫「中陰身」,「中陰身」就是生和死之間的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在還沒有投胎以前,它會縹縹緲緲的,好像在哪個空曠的地方,它要找一個受生的地方,這個時候他叫「中陰身」。就是我們隔了這個陰,忽然前生後世我們就不知道了。你告訴他,說死後怎麼好怎麼好,他不知道,他就很顧忌,這是人大概怕死的最大原因。可是你怕死,也不是就沒有死亡的。佛教裏面把死叫作涅槃,涅槃是死嗎?不是的,涅槃是不生不滅。我們是有生死、有生滅的,可是,你修行到一個階段的時候,會不生不死、不生不滅的,那叫涅槃。

  在經典裏面記載這樣的一段事:一個婦女,死了兒子,哎呀!青少年的孩子正是可愛的時候,死了,她怎麼也想不開,就傷心呀,啼哭呀,甚至於去找佛陀,「佛陀!您有辦法能讓我的孩子活起來嗎?」佛陀說:「只有一個辦法,你去找一棵草,叫吉祥草,這個草你找到了,就可以救你的兒子再活起來。」「噢,這個草在哪裏?」佛陀說:「你去問,哪一家沒有死過人,他家裏一定有吉祥草。」這個婦女就挨家問:「你家裏死過人嗎?你家裏死過人嗎?」當然一般人都不喜歡,認為她神精兮兮的。後來她才悟到:「噢,原來沒有一個人家不死人的,死、生,這是一個很真實的人間實相啊!」所以,你如果要違背自然實相,這就叫不懂得生死了。

  有一位做大官的信徒,與他很有感情的父親過世了,年紀也很老了,但是他看不開,家裏幾十個兒孫一直在哭、一直在哭,甚至找我去替他做告別儀式,他們一家還是在哭,我說:「哭什麼呀?這個老人移民到外國,到佛國,到阿彌陀佛淨土的國家去了,你們應該很歡喜呀!」移民我們不是都要弄一些什麼菜呀,請他吃,恭賀呀,替他歡喜送行了,你們應該歡喜替老人家送行呀,他移民去了,你不這樣想,想什麼?人類最愚癡的,父母死了,趕快找人念經、超度,為什麼?可能做鬼了,可能墮到地獄了,真是最大的不孝。為什麼想父母做鬼,墮到地獄呢?為什麼不想父母是到佛國往生去了呢?

  我今天跟你們講的佛教生死學,主要的就是要讓我們認識生死,會處理生死,甚至一定要達到解脫生死,就是了生脫死了。跟昨天一樣,用問題提出來問答,就比較容易了解。現在請覺梵法師提出第一個問題:

  覺梵法師:「請教大師,以您在宗教界見多識廣,為我們介紹一下瀕臨生死邊緣的經驗或者例子。」

  星雲大師:在我近八十年的人生歲月裏,看到別人死了,哎,過了幾天又活過來了,這樣的例子看過幾次。有一位幫我看門、煮飯的人,他忽然死了,大家都念佛,祝福他上升佛國。但是他身上的熱度一直都沒有退,雖然沒有氣,究竟是生、是死也不知道?大概過了三天,他忽然又坐起來,他看到我們在念經,就說:「你們在幹什麼?」把我們嚇一跳。你剛才問我:有什麼在死亡邊緣的經驗?有,在我這一生當中,算一算在死亡邊緣的時候,甚至從死門關又再回來,這一生當中約有十次左右。我曾說過,在我年輕的時候,從佛學院剛出來,就遭遇到不幸。因為我住的地方,白天是國民黨的政權,晚上是共產黨的政權,國民黨有時候把我抓起來,說我是共產黨的匪諜,要槍斃我;有的時候,共產黨也把我抓起來,說我是國民黨的國特,也要槍斃我。其實我通通都不是,我只是一個年輕的出家和尚。記得有一次,把我五花大綁,從這個房子帶出去,我想這是槍斃了,因為好多人常常都是這樣被槍斃的。眼看他人死,我心急如火,不是傷他人,看看輪到我。我記得那天下午,天氣很好,陽光普照,但是,當我在路上走的時候,我覺得面臨死亡,好像太陽沒有顏色,很昏暗。我並沒有很害怕,只是想:「哎!我今年才21歲,就這麼死了,父母也不知道,師父也不知道。哎!人生等於水泡一樣,就這麼破滅了。」當然後來不是槍斃,是把我帶到另一個地方去審問,假如是槍斃的話,當然沒有今天我在這裏跟你們講話了。

  青少年的時候,有一段時期,我們住的寺廟距離街上大概有十幾華裏,要去街上買東西,由我負責。路很遠,就騎着腳踏車,又好玩,又快,真喜歡騎腳踏車。有一次騎在一個小路上,對面來了兩個小學生,糟糕!路這麼窄,怎麼能和他們錯過去呢?心念一動,就從很高的路上摔到路旁的深溝裏,大約有現在的三層樓高,人和車子一起掉到下面的深溝裏,下面都是石頭。當時在空中就想:「哎呀!這下完了,這次一定會死。」頭先到地,撞到石頭,噢!好像世界粉碎了,滿天金星,我失去了知覺,應該有好幾分鍾,我等於死過去一樣。等到醒了,以為自己已經在陰間,坐起來,看看周圍,哎!陰間怎麼跟世間一樣嘛,有黃土、有青草、有樹木,怎麼死跟不死都是一樣的。這樣想一想,我究竟死了還是沒有死?摸摸頭,這是我嘛;看看手,這是我嘛,我沒有死呀!我再注意一看,我的腳踏車,摔的粉碎,散在四周。但我找自己的身上,一點傷痕也沒有,也沒有感到疼痛,就去把腳踏車一塊一塊的再撿起來,用繩子捆綁好,想到這些廢鐵還可以賣一塊、兩塊錢,於是就把這些廢鐵背起來,背回到寺院去。在路上就想,哎,腳踏車原來我騎它,現在它又騎我。因為多次在死亡的邊緣,慢慢的訓練了自己,也感覺到生也好,死也罷,都是這麼一回事。

  在七、八年前,因為心髒繞道手術,當時醫生就問我:「您怕死嗎?」以前他也這樣問過我。這個問題很難回答,說怕死,他會笑話我:「這個沒有用的出家人」。說不怕死,小螞蟻、小蜜蜂都貪生,怎麼能說不怕死呢?不過因為我長期與人交往,對這些問題我也懂得怎麼回答,我說:「死不怕,痛很怕」。為什麼?因為痛有個極限,萬一超過極限了,我自覺得自己是英雄,忍不住這個痛,就變成狗熊了。在佛教裏面,過去的古德們,對生死好像遊戲一樣。

  例如有一位登穩峰飛石禪師,他有一天就跟大家說:「喂,人死了,都是睡下來,頭北腳南,手東西,這個你們都看過的,不過我問你們:坐着死,你們看過嗎?」大家都說:「看過,過去在哪裏哪裏看過的。」「坐着死你們看過,站着死你們看過嗎?」大家又說:「在某某地方也看過。」「那頭在下面,腳在上面你們看過沒有?」大家說:「沒有看過」。飛石禪師說:「好!我死給你們看。」他頭朝下,腳朝上,倒立着死去。大家要幫他處理後事,動也動不了他,像個鐵柱子一樣站在那裏。後來,大家沒有辦法,就通知他在另外一個庵堂出家的妹妹,說你哥哥什麼時候死了,現在倒立着在那個地方,動也動不了。他妹妹來了,說:「哥哥,你活着時候常常做怪迷惑別人,難道你死了還要做怪嗎?」一推他,就倒下了。我從《高僧傳》裏,或者從自己個人瀕臨死亡的經驗裏,對死亡有一些了解。

第二個問題:佛教對生與死的關係是怎麼看的呢?

  身體上的死亡,大家都看了很多,也常遇到,甚至自己也免不了的。除了身體上的生死以外,我們思想上也有生死。比如思想上的矛盾呀,好像生死糾纏,如果思想上豁然開朗了,噢!我懂了,這就是所謂「了生死了」。像有一些修行悟道的人,在他一生悟道的過程當中,經曆了千生萬死,覺悟了多少的生死,才蛻換了人生。像在我們精神上、心靈上的世界,好像一天一天的不同,就像是一期一期的生死,不一樣的。總之一句話,無論是身體上、精神上、心靈上、煩惱上、道德上,人都是不斷的在生死裏面兜圈子、打轉。

  世間上,什麼東西最平等?要找平等的東西好難啊!生死最平等,帝王將相、家財萬貫、貧窮乞丐,不管誰,生死都是一樣的。生了以後要死,這是很平等的,大家都一樣,這是很必然的,沒有不同的;這個是很普遍的,沒有什麼特權。在這個很公平的、很平等的生死裏,當然也不是受神明來控制、來擺布,也不是受任何外來的力量來擺布我們。實際上這個生死,有好的生死,有壞的生死,主要的,還是在於我們自己的行為,也就是我們的業力來決斷生死如何的情況。

  在佛經裏面有說,眾生的生死叫作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就好像念珠一粒一粒不同,好像我們今天做人,來生做什麼,後世做什麼,這前生後世、六道輪回,做什麼不一定的,這叫分段生死。如果是有修行的人,如證羅漢果的,他就不像我們一定要死了以後再生,生了以後再死,一段一段的,他是「變異生死」。所謂「變異生死」,就是在精神上不斷升華,不斷進步,慢慢的,煩惱去除了;慢慢的,束縛解脫了;慢慢的,感到自在了,所以,了生脫死了。法國文藝複興時期有位人士,他說了一句話:「人生永遠不會謝幕的」。就等於基督教有一句很好的話:「信者可以得永生」。但是我現在可以再進一步的說:「信者固然得永生,不信他也不會死」。人本來就不死嘛,就像我剛才講的,身體可以死亡,我的生命、精神還會再來的。

  第三個問題,生和死有多少的種類?我們能選擇要最好的那一種嗎?

  生有很多的種類,死也有很多的不同,主要的是緣分、業力,它會讓我們的生死有好、有壞。世間上的生命,在佛教裏說,一切眾生都是眾緣和合而生。不一定是人,空中飛的鳥,山林裏的虎豹,水裏的遊魚,土裏的蚯蚓、昆蟲。在宇宙間,眾生各種的類型很多。像佛教裏說的,有的是寄生的,有的是胎生的,有的是卵蛋生的,有的水草裏面濕生的,還有化生的,神鬼是屬於化生的。生命怎麼樣生存,實在是種種型、種種色、種種類,很多。

  至於死的種類,也有各種不同。我們看到,有的人死的很好,有的人死的實在很可憐、很淒慘,也有種種的不同。有的人很安祥而死,甚至睡夢中死去,那真是很好啊!有的有修行的人,他能可以要生有生,要死也很自然就死了,因為那種人他已經把生死看成是一個。當然也有的人福報用完了,死了;甚至天上的人,福報完了,他墮落到人間來了。壽命完了,壽盡了,他自然就死了。有的人看起來應該死,有的人看起來不應該死、冤枉死了,其實,這個世間,在因果上沒有冤枉的,它當然有一些錯綜複雜的因緣,我們沒有辦法了解。 有的人要去坐飛機,到了飛機場了,忽然覺得身體哪裏不舒服,不能上飛機,退票了,哪裏知道空難!他撿回來了一條命;有的時候,本來不是這一班飛機,他到飛機場去的很早,哎!有這一班飛機提早,好!換個票。糟糕!遇上劫難。所謂「黃巢殺人八百萬,在數在劫命難逃。」這是他的業力、果報,等於是「閻王叫你三更死,不會讓你到五更。」

  我們面對生死這個問題,一方面,我們所做的業,對生死的影響重大,我們要留心,就是不要留下污點,壞了我們的清白。另一方面,要訓練自己,不但要有智慧,更要有堅強的力量!有的時候意志力、精神力,也能與死亡搏鬥,延長你的生命。盡管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不過能可以把死亡做得很安然、很自在,看的透、放的下,這也是很幸福。

  在原始佛教的時候,有一位比丘尼,叫優波先那,她被毒蛇咬了,毒液馬上散布全身,她一點也不慌張,見到舍利弗說道:「尊者大德,我剛才被毒蛇咬了,我快要死了。」舍利弗說:「哪裏會呢?你精神飽滿,眼神很好,哪裏像是被毒蛇咬了呢?」她說:「是真的,尊者舍利弗,我正在觀空(虛空的空),毒蛇能咬我的身體,但它能咬空嗎?」好比用拳頭打虛空,打的到嗎?

  「空」是真理,它能咬到我所證悟的真理嗎?我覺得把死視作滅亡、消滅,不好聽。現在社會有些名詞也在改變,像人死了,不叫作「死」,而叫「往生」了。死了又往那邊去生了,那死有什麼可怕呢?像佛陀,釋迦牟尼佛有十個名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善逝」,就是我們講的逝世了,「善逝」就是會得死,就是「涅槃」。人會的生,也會的死,這是很奇妙的事。說到死亡,當然有的人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甘願把仁義看得比死亡重要。但也有的人,因為想不通、煩惱,為了金錢而死、為了愛情而死。所以,還是有很多人對生死不了解,不過總之一句話,用世間上稍微有一點修養的看法,「死亡」等於放下重擔,做個休息。

  有一個大富翁,到了臨死,律師問他哪一筆財產要給誰?要他做個遺囑,他看看大家好久、好久,說了一句話:「我好累呀!」就這樣死了。確實在世間上活的好累呀!總之,生死問題,我們了解,生重於死啊!因為生是很現實嘛,在佛教裏面常常超度呀,度亡、度死呀,在我的感覺,我們出家人的責任是:「度生,重於度死!」度死可以,但度生更重要。比如,父母活着的時候,應該好好的盡孝,等到父母不在了,想要孝順沒有了。所以,在生的時候,你不好好度生,等到死了以後,再讓其得度,這也很為難。現在社會的進步,人死了好像都不太計較,知道這是免不了的,不過死亡時候的尊嚴也很重要。

第四個問題,佛教是怎麼來維護死亡的尊嚴呢?

  中國自古以來也很重視死亡的尊嚴,比方說:死了以後,一定要為亡者換上很好的衣服,甚至在他的面孔上、身上還要用布蓋起來,不要讓人家看到他的樣子,留下人們對他過去美好的印象。最近撰寫《南京大屠殺》的作者自殺了,因為她有腦神精衰弱,非常痛苦,她想自殺來解脫,就跟家人說:「請你們記住我幾年前健康時候的笑容,那是我永遠的面貌。」或者是人死了,用一個布幔圍起來,不能讓不相幹的人,隨便看到他的遺體。

  現在的人因為怕死,要求生,到生命最後,要求醫生急救、插管子、打針,其實,有的時候增加痛苦,也劃不來。我們的親人,看到他臨終的時候,身上都是插管子、針,那個印象讓人難以忘懷。所以在死亡的那一刻,最好是死的很泰然、很自然、很安祥。

  你說我們的愛人、眷屬、家人,在生的時候好好相愛,好好的相互尊重、幫助,到了死的時候,比如,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分飛。所以,在生的時候,好好的做些彼此敬愛、幫助的事情,不要到了他死亡的時候,你在那裏不停的哭,讓他掛念、不放心。從佛教的角度講,在人死亡的時候,連哭泣也不應該。

  據說,孔子有一個很窮的弟子叫顏回,他死的時候,應該有一塊布蓋起來,但他窮的沒有這塊布,勉強的找到一塊布,又太短了,蓋到頭,就蓋不到腳,蓋到腳又蓋不到頭。後來有人說,哎!這樣好了,把它斜過來,這樣頭和腳都能蓋起來了,他了不起的太太說:「不可以。顏回一向都很正派、很正直,寧可正而不周,也不要斜而有余。讓他露出來好了,露出來就露出來吧。」還是正比斜重要!我本來想在這裏告訴大家,一般凡夫死的情況;一般二乘人,或者菩薩(的生死問題),即有余涅槃、無余涅槃,「涅槃」也有好多的種類,不過太專業了,我也不去講了。剛才講到自殺的問題,好像自殺呀,我們這個社會不應該讓它蔓延,這是一個錯誤的行為。就等於我昨天講放生,有很多是錯誤的,自殺也是錯誤的。

  第五個問題,自殺真的可以獲得解脫嗎?還是會導致更悲慘的後果?

  現在的社會,自殺的人不一定是老年人,也不是貧窮,現在的青少年,甚至家世也很好,他是想不開,活得不耐煩。自殺是錯誤的,是弱者的表現,應該說是懦夫。有的人說厭世,討厭這個世間,凡事看不慣、聽不慣,「唉,算了,死了幹淨。」其實,死了不幹淨,為什麼?因為你死了,是在逃避責任。你說我負債、情感不如意......,這應該有另外的方法可以解決,你想不開自殺,自殺,也是殺人一樣,生命是自然的,你怎麼可以殘忍的把它結束呢?這也是犯罪。

  人想不開是很愚癡的,我記得還沒有出家以前,大概十歲左右,就很喜歡養鴿子。有一次我的鴿子跟隨別人家的鴿子一起跑了,飛到人家去了,我就非常的舍不得,就讓媽媽再替我買回來,媽媽不肯,說:「隨它去吧。」但是我不行,就用自殺來威脅母親。我家附近剛好有一條河,我就跳河自殺。其實,這只是一時之氣,哪裏會真的自殺,因為我會遊泳,從這邊跳下去,從那邊又出來了,只是嚇嚇母親而已。

  不過現在的夫妻吵架,有的時候弄假成真。這個自殺,不能隨便玩這一套遊戲。人生,等於是一個框框,你自己把它框起來,自己束縛起來,解脫不了,就想不開。我是在想:「死你都不怕,要自殺,其它還有什麼可怕的呢?你應該面對現實來解決問題。即使是負責呀,沒關係,跟債主說,我去擺地攤、做小工,慢慢的再還你的錢,比自殺好呀?你說感情上問題,他不愛我了。不愛我有什麼了不起?天上的星星千萬顆,地上的人兒比星多,為什麼自殺只為他一個呢?這劃不來的呀!」自殺的人總想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我也解決不了,就選擇自殺,以死了之。真的死了就了了嗎?不能了!在罪業上、因果上,甚至造成家人、親戚朋友的痛苦。你就這麼殘忍,不顧別人的感受嗎?

  我們佛光山在日本富士山下本棲湖附近,建了一個本棲寺,本棲寺旁邊有一個自殺森林,森林裏經常有人在那裏自殺,一年都有幾百人進去自殺。森林裏樹木參天,沒有陽光、暗暗的,在裏面死了,沒有人進去收屍,也沒有人敢去。只有到十月、十一月,冬天樹葉落盡了,警察才用繩子係着,慢慢的進去找死人的骨頭。你為什麼想不開呢?我看到樹林的外面牌子上寫了字:「你可以再想一想,要再往前走嗎?你的家人、還有很多可愛的東西、還有許多事情未了,你仔細想一想,再等一等好嗎?」雖然是簡單的幾句話,對自殺者也應該算是個警鍾!自殺、一時想不開,你幫助他、救他一下,他過一會,想法就不一樣了,他不會輕易的迷糊,走上絕路自殺。當今這個社會,愚昧的人士很多,我們大家要提高愛心,給這許多一時迷惑的人士,幫助一下,助他一臂之力,不要自殺,好死不如賴活。我覺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要想自殺,我們大家應該提高愛心,對社會、許多的人,要給予一些愛,這是義務,也是責任。

第六個問題,剛才講過「隔陰之迷」,那麼死亡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呢?希望大師能為我們詳細介紹,死亡之後會遇到什麼?

  星雲大師:死亡以後的真相,我在想,死了以後的人,比我們活着的人要好一些。像我們現在活着,有這個身體,這也等於是一個屍體,我們每天背着這個屍體在做活動,負擔也很重。假如說人死了,沒有這個身體了,這個身體又成了另外的物質,那個不死的精神,比我們現在人還好。他可以穿牆入壁,沒有阻礙。甚至於他

  現在想要到北京、到日本的東京,即刻就到了,因為他是精神的作用,就沒有什麼阻礙。我覺得那不是很自由嗎?

  我記得幾十年前,在《讀者文摘》上有一篇文章提到:有一個地方發生了車禍,車子上的四個人全部死亡了,這時候警察、村民都圍着觀看,大家都覺得奇怪,這個車子怎麼會出現這樣的車禍呢?這個人怎麼會這樣死呢?大家就在討論,警察還用科學儀器在測定、鑒定。死者當中的一個人,竟然就站在旁邊說:剛才的車禍是怎麼樣、怎麼樣發生的,我們是怎麼樣死的。因為是他精神作用在講話,旁邊的人都不知道。講話的死者就很生氣說:「喂!我是權威,我是親自參與的,我現在告訴你們,你們不聽,你們在那妄自爭論,是什麼意思?」他講話別人不知道,因為他沒有肉體、沒有身體。所以死亡了以後,假如是我們的親人,他不應該說是一下子就離開了,應該他還是與我們常相左右。所以死亡後的情況,第一個是,肉體死亡後,他全身的痛苦都沒有了。所以,一死,就好像解脫自在了。

  因此,死亡呀,他不會一下就離開,是我們看不到而已。佛教不講靈魂,我們用通俗的話說,他的神識還會和我們同在一起的。死了以後,人到哪裏去,據記載,假如是生到善道,它有一個隧道,是白色的光,通過它,可能就升到天上了,或者再來人間了;假如隧道是很黑暗的,你進去了,那就不是很好了。在經典裏面記載,人死的時候,從他身上最後的熱度,也可以測知他到哪個地方去了。比方說:「頭頂上最後有熱度,這個人一定會生天;如果說最後腹部還是熱的,那就墮落了;如果人死了以後,膝蓋、腳板底熱度最後才沒有的,那必定墮地獄、畜生」。有的大善、大惡的人,他此處死,彼處即刻就生了。如果說一般的人,不能即刻生,一個禮拜,這七天,會轉世的。在佛法裏面,「七」這個數字是很奇妙的,如果七天不能往生,七七四十九天,所謂的「中陰身」,他一定會找到一個歸宿,就是到哪裏去生了;四十九天不能往生,後面就難以預定了。「往生」就是死了以後到哪裏投生,有的是憑業力--好的、不好的,很強的業力把他引導到什麼地方去;有的是憑着意念,平時記住什麼,對哪裏的印象很深刻,比如淨土宗念佛、念佛,主要的就是在往生的那一刻,哎呀!「阿彌陀佛!」能夠記住一念,可能就往生淨土了。大家可能會說,那我們平常就不必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到了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念一句就好了,就怕你到了那個時候沒有習慣,記不得念這麼一句「阿彌陀佛!」

  第七個問題,對親人臨終時的關懷與幫助。

  現在社會進步,人類都會互相關懷,不一定親友,就是不相識的人,到了人生要緊的時刻,也講究關懷、幫助,所以問到臨終的關懷,還有生前的契約。假如萬一我在死下來的時候,有人幫助嗎?找個地方訂下生前契約,所以這樣的問題,我想現在的人應該要多一些了解。臨終的關懷,最重要的,我們和他接觸的人,要有會善說好的語言,比方說:「你要很歡喜啊!你一生好有成就啊!你放心吧,如果世緣還沒有了,你會再健康起來的;如果世緣了了,要放下,到佛國去也很好啊!你看,你的面前不是有一尊佛像嗎?好莊嚴啊!你有看到他嗎?」說一些給他安慰的、歡喜的話,雖然他自知大限已到,可能會要死了,你也要說一些安慰吉祥的話。但是有的人不會說話,人家才一點感冒住院,他就說:「哎呀!感冒很危險的,會轉為肺炎呀!我的朋友前天就去世了。」除了說一些好的語言之外,一定要讓他住的地方通風、冷暖適中,他喜歡的人,在他的左右旁邊照顧也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一個臨終的人,要讓他心不貪戀、意不顛倒;他容易顛倒,胡思亂想,舍不得,對死亡痛恨,不接受,他好像覺得我不應該死。在掙紮以後,會慢慢的接受,這個時候要讓他的身體感到舒服,不要讓他痛苦,生嗔恨心。當然方便的話,有一些佛教梵唄、音樂、偈語、念佛的音聲,在他身邊慢慢地讓他聽慣了,熟悉這許多莊嚴、清淨、美好的聲音,現在錄音機很方便。他平時歡喜的什麼事、什麼人、什麼東西,當然不要引起他的貪心,不過偶爾在他的耳邊、眼前示現一下,他會微微的感到接受、安心,這也很好。有的老人家,怕他的百年之後,子女不孝順,不按照他需要的意思去做,他就與另外的社團或什麼機構訂立「生前契約」,在人間,這個契約究竟效力有多大?當然我們不否認在法律上的效力,可是在他死亡的時候,那許多契約都很有效力嗎?付托的人、最信賴的人,可能比契約重要。現在有預立遺囑,我覺得這不是很可怕的事情,可以及早預備遺囑,世緣沒了,你可以常常換嘛,所以我覺得立遺囑還是很好的。

  第八個問題,生死是有痛苦的,用什麼方法可以了生脫死呢?

  了生脫死,了脫生死,你們有看過什麼人了生脫死的嗎?不過你把了生脫死局限的看成是成仙、升天或者是奇異的瑞相,那是比較不容易的。我們不要把了生脫死的範圍局限的很小,其實,照我的想法,世間上了生脫死的人很多了。我舉些例子說,第一點,對生存的滿足,對死亡的不畏懼,有這種想法的人,他就是了生脫死了。第二點,在生的時候,能有一些力量幫助別人,給別人得到歡喜、安樂,這也是在了生呀!如果說,自己死亡了,還有一些好的語言給人引用,還有一些好的道德給人懷念,還有一些功勞讓人讚美,所謂「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可以留在這個世間,這也是了生脫死了。第三點,可以在很自然的狀況下死亡,也沒有什麼貪戀、留戀、顛倒;或者他也能夠想到乘願再來。我自己就許願:「我來生再做和尚」。假如我真的能再來做和尚,我也了生脫死了!第四點,感到自己在生命結束時,以我身口意的行為,不至於墮到地獄、惡鬼、畜生等惡趣;我多少善的行為的力量,會助長我能可以往生佛國,那就了生脫死了!第五點,覺得我能可以生到善趣,好的地方,心中充滿着善念、光明啦,不會淪落惡趣,不會輪回了,不至於墮落了,這就是了生脫死了。照我這樣講,我們能可以了解生死、安排生死,或者是了生脫死,生死不就是平常事嗎?我們講了生命、講了生死,明天我們用另外的角度,不同於社會一般的生活,我們談生活學,明天再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Vk2N25ozY 

http://bodhi.takungpao.com.hk/sspt/zhiyanzhiyu/2013-08/1855416_4.html

by 趙永祥 2016-04-04 15:58:36, 回應(0), 人氣(1674)


星雲大師《佛教的生死學》【全集】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Vk2N25ozY

by 趙永祥 2016-04-03 16:56:56, 回應(0), 人氣(1382)

福慧家園第二十三季共修會

貧僧有話要說二十五說 《我是一個垃圾桶》


地點: 佛光山福慧家園

日期: 2015-11-15


11月15日「共修課程」

主題 :我是一個垃圾桶(二十五 說 )

主持人:覺禹法師(佛光山嘉義市圓福寺住持)

與談人:

妙曜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學務長)

趙永祥居士(南華大學財金系教授)


《貧僧有話要說》25說 我是一個垃圾桶


文/覺禹法師

何謂垃圾桶?

「垃圾桶裡的垃圾要能自我焚化,一些社會、人事等各種的變化球,也要懂得接招。

對於爭執、計較,處理的方法,沒有比忍耐更好的辦法了。」

大師在〈我是一個垃圾桶〉的文章當中,提到所謂的垃圾桶,就是在他一生當中,信徒和出家

弟子,好事很少向他報告,都是有苦難、煩惱、妄想、委屈、不平、貪瞋愚痴了,才找大師訴

說。大師覺得為什麼要到有煩惱的時候,才來找他呢?

處理垃圾的方法?

有佛法就有辦法。有信徒問大師:「您常說:『只要有佛法就有辦法。』

所謂的佛法、辦法,指的是什麼?」

大師告訴他:「慈悲、智慧、包容、平等、方便、善巧,就是佛法。」大師在心中設立一個焚化爐,當他人的煩惱垃圾來了的時候,立刻把它焚化,使之不要存在於心中。

1 放下:

放下才能再提起,也就是提放自如。一切的人事物,乃至佛法,要用就提起,不用就放下。

2 忍耐:

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對於爭執、計較,處理的方法,沒有比忍耐更好的

了。大師也有多次遇到信徒分家產的糾紛,大師屢屢為他們開示:

分家不能太計較,吃虧也是福。

3 用心:

處理家中的垃圾容易,但人有思想,有無明煩惱,所以處理人的煩惱垃圾,就不是那麼容易了。舉凡人事問題、各式各樣難堪的垃圾,都是大師一生面對的處境。

4 化繁就簡:

兩岸的問題,要用愛與慈悲來解決。為人設想,人我立場互換,還有甚麼難以解決的問題呢?

近年來,大師要處理越來越多的變化球,如各黨派、各地、派系之間的糾紛,各種貪欲、無明,各種傲慢、瞋心。

大師謙虛的說,他處理這些問題,沒有多大的本領,只是能多為人著想,就能化繁為簡;

能肯吃虧,也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垃圾問題。佛陀以其平易可親的人間性格,解決大眾現前很多

的問題,因此所到之處,人人匍匐欣仰。

大師也以發揚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懷,舉凡信徒有了家庭糾紛、人際不和,只要找到他,

他都本著佛陀平等、和諧的原則排難解紛,總要讓大家都能皆大歡喜,才覺得善盡己責。


*************************************************************
***************
1181觀看次
主持人:覺禹法師     圖/人間社提供



妙曜法師 圖/人間社提供



趙永祥居士 圖/人間社提供

文/人間社記者許引玉

福慧家園上周共修會,以星雲大師著作《貧僧有話要說.我是一個垃圾桶》為主題,由佛光山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主持,邀請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學務長妙曜法師、南華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教授趙永祥博士等與談,以自身經驗帶領大眾思考,如何在眾中當個清淨、自在的垃圾桶,及如何幫助自己、子女,與周遭親友掃除心裡的垃圾,不讓心中的煩惱、壓力扼殺健康和情緒。

人有諸多煩惱常來自於「想太多」,明明因緣未到卻已煩惱在先,可謂「自討苦吃、自尋麻煩」。覺禹法師幽默指出:倘若帶著煩惱過日子,就好比背著沉重的船在陸地四處行走;唯有學會「放下」,才能真正把內心的垃圾清空,重新再提起。

覺禹法師解釋:

「星雲大師雖形容自己是一個垃圾桶,但其實已在心中建置一個焚化爐,隨時將外來煩惱送進焚化爐。」對於每日來自四面八方徒眾的苦惱,大師總說:「有佛法,就有辦法。」只要秉持慈悲、智慧、包容、平等、方便、善巧等原則,替他人或自己解決煩惱,一定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

「忍,就是認識、接受、處理、化解。」妙曜法師憶及自己得度進入佛門的因緣,即是聽聞星雲大師闡述「忍」字,而悟得生命中所有好、壞或不喜歡,甚至討厭的人、事、物,只要用「忍耐」面對就能獲得解決。見他人生氣、不如法,也可祈願對方放下氣憤情緒,不計較、不比較,利用正向光明的祈願與思惟,得到心靈平靜。

妙曜法師從輔導學生的經驗中學習到,要幫助他人,就得站在當事者的立場和高度,感受對方的痛苦、難過,並需具備慈悲與智慧,才能免除自己反被影響;而面對學生種種突如其來的狀況,他說:「我祈求諸佛菩薩保佑,仗佛威神之力,使自己能冷靜思考、理性判斷,盡力協助學生克服困難。」

「垃圾有二種,一種是外部的環境垃圾,一種是內在的心靈垃圾。」趙永祥舉例,好脾氣的人遇到壞脾氣的人,脾氣跟著變差,此乃環境影響心境,導致不快樂,原因出自不懂如何清理外來的垃圾,任它在內心日積月累後,在心中發臭。我們應當學習星雲大師處理垃圾的方法:在心中設立焚化爐,當煩惱垃圾來時,立刻將它焚盡,讓煩惱垃圾不囤積在心裡。

趙永祥 博士分享:

煩躁若未處理好,會累積變成惱怒,甚至成為體內垃圾,導致心理、生理方面的疾病;因此建議眾人,利用持誦「阿彌陀佛」聖號當作對治煩惱的藥方,並善用五帖佛光良藥:「忍辱、包容、放下、三好、四給」把諸煩惱化為智慧增長的重要資糧。


與談心得摘要(南華大學財務金融系 趙永祥)

佛法是人生的妙法,一個有法樂的人,就如同具備有各項武器的勇士,心境平和是他最好的裝

備,不論身在貧富貴賤的環境或面臨人我的稱譏毀譽等等,都可以用智慧去處理、去化解,去

克服、為自己與眾生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在從事教育工作近十八年期間中,常發現周遭的師生一旦煩躁若未處理好,會累積變成惱怒,

甚至成為體內垃圾,進而導致心理、生理方面的疾病;心靈環保不得不去重視!



貧僧有話要說二十五說 《我是一個垃圾桶》活動相簿

http://isites.nhu.edu.tw/yschao/album/44


by 趙永祥 2016-04-03 16:49:10, 回應(1), 人氣(1133)


福慧家園第二十五季-共修會

第25季,主題系列:迷悟之間

4月03日講座主題:苦與樂

主持人:心定和尚(泰華寺住持)


文/心定和尚

苦是人所要離開的;樂是人所要追求的。而人生有多少人能真正離苦得樂?

在大乘佛教教區,較少涉獵最原始的佛教聖典,《雜阿含經》可說是最原始、最根本的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一定要認識身跟心的關係,以及心與外境接觸以後發展的過程情況。身與心的關係,常常為身而苦惱,常常為心而苦惱,由於心與外境的接觸產生了受、想、行、思、愛等。對於所愛的,得到而歡喜,不能得到就很苦惱。所以,人間佛教的基本就是要認識我們身與心的關係。心與外境的發展過程,這是最基礎的,發展以後,要克制就從持戒,能夠在內心衝動時修定。面對外境的吸引力,內心的衝動力,仍然是不容易降伏,要用智慧如實明白世間一切緣生緣滅,都是虛妄不實的,以此降伏內心的衝動,使定力能得到深入,深入定以後再引發無漏智慧,以無漏智慧再觀空性而得到解脫,這是最基礎且最根本,才是現生降伏煩惱、貪瞋癡的佛教,叫做人間佛教。

苦與樂,苦是什麼因緣而起?佛教是一個徹底的生命哲學,釋迦牟尼佛不做國王而出家的目的為何?是因為看到世間很多的苦,老、病、死、憂愁、擔心、罣礙、煩惱、害怕、恐懼,不是用權力、金錢可以解決的,不是用一般學問知識,乃至醫藥可徹底解決的,所以他去追求有何方法,可徹底解除人類的痛苦,所以出家。佛陀犧牲自己國王尊榮富貴去出家,追求一個方法、一個真理。他追求真理,思考人類痛苦流轉過程,發現因緣法、緣起法,而證明確實人間是苦。苦是有因緣積聚的,但苦是可以滅的,要滅苦是可以有方法的,是可以達到身心自在,解脫快樂的。

由八正道思惟生死的流轉,發現緣起法則,確認世間人生苦聖諦、集聖諦,利用佛法可達到滅聖諦,這是佛陀所證悟緣起法則,是觀生命的流轉過程。他證悟緣起法,認識世間是苦,苦是有原因積聚的,這集聖諦是由情愛追取留下「有」,記憶這些東西,就是投胎轉世的動力。如果能遠離錯誤的思惟,達到滅除種種的憂悲惱苦,純大苦聚一切皆滅。

四念處的身念處是要我們密護根門。密護根門在保護我們的行為,不要對色、聲、香、味、觸、法染著,這是《金剛經》的重點修行。它是菩薩比丘、菩薩比丘尼所修行菩薩道最好的一部經典,它最重要是具備大悲心。

《金剛經》一開頭就是大悲心,要所有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皆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就是究竟樂。樂有現法樂:以往的衝動性、貪欲、瞋恨,現在都能降伏,不那麼衝動,而感到法喜充滿,這是現法樂。能夠現生知道完全五下分結斷盡(戒禁取結、疑結、我見結、貪欲結、瞋恚結),五下分結斷盡可達到不來果,現前可以自己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做皆辦、不受後有,絕對不可能再來投胎轉世的狀況,這就是現法樂,真正的現法樂,能確認自己生死輪迴已盡了。

來生樂:有些人追求來生樂,特別在家居士希望來生更富貴,有些追求涅槃寂靜樂,証阿羅漢果,現法樂除了身心輕安之下,又能知道自己進入涅槃,這是究竟樂。所以佛法基本上是要離苦得樂,佛陀就是因看到世間的苦,所以才要出家追求真理,徹底斷盡世間種種的苦。苦的因緣要認識,苦到底怎麼引起的?一切苦皆因「欲」而起。

《雜阿含經》裡的佛陀是人間的佛陀,平易近人、親切慈悲,舉出一經說明苦的根源:雜阿含經第九一三經(佛光九○五經)

有一村長請示佛陀:「世尊!我聞世尊常為人說現法苦集、苦沒。善哉!世尊!為我說現法苦集、苦沒。」

「現法苦集、苦沒」。意即:現生苦是怎麼來,現生苦是怎麼消滅的。村長拜見佛陀,說到:「我聽世尊常為人說現法苦集、現法苦沒,請佛陀慈悲為我說現法苦集、現法苦沒。」

佛告聚落主:「若眾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為本,欲生、欲集、欲起、欲因、欲緣而苦生。」

佛陀對村長說:「我現在問你,隨你的意思回答。聚落主!你認為如何?若眾生於此鬱鞞羅聚落住者,若縛、若打、若責、若殺,汝心當起憂、悲、惱、若不?」這意思是說:「村長!在這個村莊裡頭,假如有某個人被捉起來、綁起來、被打、被責備、甚至被殺,你的心會生起憂愁、悲傷、惱苦嗎?」

村長就對佛陀說:「世尊!亦不一向…」亦不一向,用現代話說:不是每個都這樣,也可以說是不一定的。不是每個人被打、被殺,我都會悲傷、苦惱。「若諸眾生於此鬱鞞羅聚落住者,於我有欲、有貪、有愛、有念,相習近者,彼遭若縛、若打、若責、若殺,我則生憂、悲、惱、苦。」意思是:如果在這個村莊裡頭,跟我有常常往來,跟我有相當的關係,他被捉、被綁、被打,乃至被殺,我會起憂、悲、惱、苦。

「若彼眾生所,無欲、貪、愛、念,相習近者,彼遭縛、打、責、殺,我何為橫生憂、悲、惱、苦?」我為什麼會生憂、悲、惱、苦呢?關我何事?

所以,佛陀就跟村長說:「是故,當知!眾生種種苦生,彼一切皆以欲為本,欲生、欲習、欲起、欲因、欲緣而生眾苦。聚落主!於意云何?汝依父母不相見者,則生欲、貪、愛、念不?」

村長!你的意思怎麼樣子?你所依靠的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你的心裡會貪戀、思念嗎?村長說:「不會的,佛陀!」佛陀就說:「村長!你意思如何?假如你看到或聽到,你們所依靠的父母,當時會生起喜愛、歡喜、興奮的念頭不?」村長說:「會呀,世尊!」

佛陀又問村長:「你的意思怎麼樣子?你所依的父母若無常變異者,當起憂、悲、惱、苦不?」村長說:「當然會,佛陀!若我所依的父母無常變異,突然發生事故,死了,我幾乎要跟他一起死掉呀!哪裡只有憂、悲、惱、苦而已呢?」佛陀就跟村長說:「所以,你要知道,所有眾生的所有苦生,一切皆以愛欲為本。」

十二緣起的愛其實正確的是「欲望」,欲望有善法欲、雜染欲,追求真理、精進,這些都是清淨的欲,企圖要害人的就是雜染欲,欲生、欲集、欲起、欲因、欲緣而生苦。這些苦就是這樣。

聚落主聽了很歡喜。「奇哉!不可思議,釋迦牟尼佛能這樣善巧方便,用父母來做譬喻。我有依父母居在異處,我日日遣信問其安否,使未時還,我以憂苦,況復無常而無憂苦? 」

一切苦都是情愛所引起的。「我所依靠的父母跟我不住在一起,住在遠遠的地方,我經常寫信,託人帶信向其問安,假如沒有回覆,我心裡會憂慮擔心,如果發生無常、災難、事故變化的時候,我怎麼不憂苦。」佛陀說:「所有眾生,所有的憂悲惱苦,一切皆以欲為根本,欲生、欲集、欲起、欲是因、欲是緣而生惱苦。」

※網路上有傳出哈佛大學推薦二十個快樂的習慣,錄出供人參考:

一、要有感恩

二、明智的選擇你的朋友

三、長養慈悲

四、不斷學習

五、做一個解決問題的人

六、做你喜歡的事情

七、活在當下

八、經常開懷笑一笑

九、多原諒人

十、常說感謝

十一、對善知識建立更多的互動

十二、信守承諾

十三、練習禪坐

十四、專注你所做的事情

十五、要樂觀

十六、無條件的慈悲待人

十七、不輕易放棄

十八、凡事盡力而為,然後放下

十九、好好照顧自己

二十、回報

哈佛大學推薦的二十個快樂的習慣,可以從學習佛法中,達到每一個目標。

※樂可以從很多方面得到:

一、感官的樂:見到、聽到、嗅到、嚐到、接觸到,合心意的就很快樂,這種快樂很容易生起染著,成為貪欲的習慣。

二、心靈的樂:修禪定時,將近入定的時候,自然有身輕安、心輕安。進入初禪時,遠離因追求五欲而引生的苦惱,所以會得到「離生喜樂地」。二禪根本定時,粗細念頭都沒有了,一片平靜的心,是「定生喜樂地」。三禪根本定是深入一層的喜悅,不是衝動的快樂感,而是微妙的喜悅,稱為「離喜妙樂地」。第四禪定的樂,那就微妙得不可思議,只有過來人才能表達。這些禪悅歡喜,也是會令人染著的,必須利用定力思惟四念處,或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三、助人為快樂之本,常常行善積德廣結善緣。

四、聽聞佛法,理解道理,心生歡喜,非常歡喜,叫做法喜充滿。聽到緣起性空,一切都是因緣生,一切都是因緣滅,不再執著,能夠放下,這叫心開意解,身心自在。

佛為一百廿歲的那拘羅長者開示佛法,年紀老了,身體病痛,是難免的,但是可以修持身苦心不苦,那拘羅長者因此神采奕奕。

般若心經佛陀開示,深入觀察五蘊是空,以般若空性智慧,如實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也是空,所以照見五蘊空,一切苦厄都解除了。佛法特別是般若智慧,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佛法可以讓我們得到究竟樂。

總之,佛陀是為解除眾生種種苦難而出家的,佛陀開示的佛法,確實可以令眾生得現法樂、來生樂、究竟樂。

佛光山福慧家園-官方臉書的相片。
佛光山福慧家園-官方臉書的相片。
佛光山福慧家園-官方臉書的相片。
by 趙永祥 2016-04-03 09:36:10, 回應(0), 人氣(1005)


星雲大師對話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 

- 暢談成功與修養之道

發佈日期:2013年8月26日

主持人:彭詩婷

嘉賓:星雲大師,劉長樂

簡介: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和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先生2013年6­月4日在南臺灣高雄佛光山的佛陀紀念館,就成功與修養之道再次舉行對話。世間人都追求­成功,星雲大師認為,成功並不是有錢、有地位,成功最重要是正派、有道德,能夠在思想­上、學術教化上和行為示範上影響別人,做社會大眾的表率。身為一個領導者,劉長樂總裁­認為,成功一般指一個人確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逐漸向目標努力的過程。佛家的角度來講­,確定一個很好的目標,發心很重要。他認為成功主要是三個立:立誌、立德和立身。立誌­是確立目標,立德是品德的塑造,最後才能夠立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37ns54bQlo

by 趙永祥 2016-03-31 17:44:50, 回應(0), 人氣(1355)


公司治理評量 六管齊下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經濟日報/105.03.30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評量委員會主委柯承恩表示,資本市場發展最重要的關鍵是「信任」,投資人願意將積蓄拿去投資一間公司,不一定是基於認識其負責人、經營團隊,而是因為對公司有高度信任。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昨(30)日舉辦CG6010(2015)公司治理制度評量授證典禮暨董事會效能評估服務方案說明,邀請證交所總經理林火燈、中華郵政董事長翁文祺、政大副校長張昌吉等人出席致詞,柯承恩則說明此次的評量結果。

柯承恩說明,CG6010有六大構面,分別是公司治理文化、股東權益的維護、股東平等對待、利害關係人權益尊重與企業社會責任、透明度與揭露,以及董事會的職責;社會對企業的信任是企業資產,而公司治理制度評量,就是透過評量告訴社會這個公司值不值得信任,且進一步給予公司提升自我的方向。

公司治理中,董事會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中華公司治理協會副理事長劉文正表示,董事是股東的代理人,必須對股東做交代並對所有利害關係人負責,而且須決定公司策略、授權給管理層並做後續的監督與評估。

柯承恩指出,公司治理的核心是文化和理念,只要有了良好的理念,制度面就很好配合,否則人可以去「應付」制度;因此評量時不只會檢視制度運作的穩定性以及典章規範,還會跟公司負責人、董事面談。

台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林火燈相當肯定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的表現,他指出,證交所雖成立公司治理中心和評鑑,和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的項目並不完全相同,如果企業有拿到公司治理協會評量,也會給予加分,未來希望中華公司治理協會能有更深入的動作與進展。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理事長呂東英則說,現在公司治理制度評量已經明確建立出不同構面以及底下的內容與指標,未來會持續將評量內容與國際接軌。中華公司治理協會致力於推動公司治理制度評量,劉文正說:「不管再大、再好的公司,都有空間來做改善。」

Prev891011121314151617Next Go: / 380